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岩层及地貌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区 | 人口合理容量(亿) |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 | 200 |
热带草原气候 | 14.13 | 90 |
温带草原气候 | 1.06 | 5 |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 0.18 | 1 |
热带季风气候 | 12.43 | 110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7.35 | 30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2.19 | 30 |
苔原气候 | 0 | 0.01 |
冰原气候 | 0 | 0 |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看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嫦娥一号”卫星将不断地传回各种探测数据。结合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2日消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当地居民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葬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读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二、综合题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
2. 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减少污染。
3. 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地。)
4. 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地,原因有什么?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5. 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降水量分布规律: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差异: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6. 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7. 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8. 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发垦牧。
下图左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右图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
沿河、沿海、沿公路、沿铁路分布(或沿交通线分布)。
11. 简述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用水方便;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12. 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港口,请简要评价该地的建港条件。
有利条件:位于河口位置,可河海联运;地形平坦;有经济发达的腹地;有城市为依托。不利条件:位于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夏季风浪大,避风条件差。
13. 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是什么?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14. 下面是某地理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段反思:
李老师在讲“等高线地形图”时分别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教学方式,直接出示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教师解释其含义并在图上指出陡坡和缓坡的位置;第二种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教师予以纠正并解释其含义,然后在图上指出陡坡和缓坡的位置;第三种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然后让学生对照立体图发现陡坡和缓坡的位置。
结果,李老师发现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第二种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有所好转,但学生仍很被动。第三种教学方式,学生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整堂课都“活”了起来。
请你对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变化与调整进行评价。
不难发现学生在第一种教学方式中完全是被动的,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一个听众,只需进行机械记忆,不需要其他方而能力的发挥;第二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学生仍不是课堂的主角,只是为教师搭好了“戏台子”;第三种教学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同时使学生不但能知其然,而且也能知其所以然,实现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可见,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愿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