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民法通则(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
A.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B.民事主体之间的管理关系和经济关系
C.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D.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A
B
C
D
C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由此可见,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民事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行为
。
A.无效
B.有效
C.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
B
C
D
B
[解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行为,其代理人不得以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 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经发生的债务
。
A.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按份承担责任
D.其他合伙人承担责任
A
B
C
D
A
[解析] 退伙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组织失去合伙人资格的行为。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经发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4. 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以其
承担民事责任。
A.主管部门授予它经营管理
B.集体经济组织授予它经营管理
C.独立经费
D.企业出资人所有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48条规定,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以其独立经费承担民事责任。
5. 法人以逃避债务责任为目的而成立的清算组织,其实施的民事行为
。
A.有效
B.部分有效
C.效力待定
D.无效
A
B
C
D
D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终止应当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但是法人以逃避债务责任为目的而成立的清算组织,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6. 下列属于多方法律行为的是
。
A.订立遗嘱
B.免除债务
C.订立个人合伙协议
D.委托代理
A
B
C
D
C
[解析] 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7. 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从事的民事行为,应认定为
。
A.无效
B.有效
C.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D.可撤销、可变更
A
B
C
D
A
[解析]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欠缺生效要件,因而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从事的民事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8. 对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撤销、变更请求权的行使期间为
。
A.2年
B.1年
C.半年
D.3个月
A
B
C
D
B
[解析] 对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撤销、变更请求权的行使期间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逾期形式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9. 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应当由本人亲自实行的民事行为
。
A.不适用代理
B.可以委托他人代理
C.不得代理
D.收养
A
B
C
D
C
[解析] 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应当由本人亲自实行的民事行为,如演出合同的表演方应当亲自表演,不能委托他人代演。
10. 下列民事责任中
是唯一的一种预防措施。
A.赔偿损失
B.恢复原状
C.返还财产
D.消除危险
A
B
C
D
D
[解析] 消除危险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人身或财产具有危险时,他人请求消除已经存在或正在发生的危险。这是十种民事责任方式中唯一的一种预防措施。
11. 既无法律规定又没有当事人的约定,但为了使他人利益避免损失而为他人管理或服务的行为所生的债,受益人负有支付必要费用而与管理人形•成的债为
。
A.合同之债
B.无因管理之债
C.不当得利之债
D.侵权
A
B
C
D
B
[解析] 《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受益人负有支付必要费用而与管理人形成的债为无因管理之债。
12.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停止计算。
A.6个月内
B.3个月内
C.1年内
D.2个月内
A
B
C
D
A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诉讼时效。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人身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切相关而又不包含直接的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B.人身关系的对象是公民与法人人身权利和利益
C.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D.身份关系是指以不特定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A
B
C
D
ABC
[解析] 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切相关而又不包含直接的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的对象是公民与法人人身权利和利益;人身关系的内容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其中身份关系是指以特定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人格关系是指给予人格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 下列有关个人合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伙的依据是合伙协议
B.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负盈亏
C.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于合伙人共有
D.合伙人对合伙组织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A
B
C
D
ABC
[解析] 个人合伙的特征包括:合伙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合伙的依据是合伙协议;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负盈亏;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于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合伙组织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 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
。
A.依法被撤销
B.解散
C.依法宣告破产
D.清算
A
B
C
D
ABC
[解析] 法人的终止是指法人资格的消灭,即法人丧失民事主体的资格,不得再以法人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及其他原因等。
4. 民事法律的合法性体现在
。
A.意思表示真实
B.民事主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C.行为的内容合法
D.行为的形式合法
A
B
C
D
BCD
[解析] 合法的民事行为受法律保护,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的合法性、体现在民事主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行为的内容合法,行为的形式合法。
5. 民事法律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
。
A.当事人
B.标的
C.意思表示
D.行为内容合法
A
B
C
D
ABC
[解析] 民事法律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标的、意思表示。其中意思表示是核心要素。
6. 无效民事行为包括下列情形中的
。
A.欠缺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C.违法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A
B
C
D
ACD
[解析]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欠缺生效要件,因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根据《民法通则》及其相关法律的规定,无效民事行为包括:欠缺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7. 代理权行使的限制包括
。
A.表见代理
B.自己代理
C.指定代理
D.双方代理
A
B
C
D
BD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为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对代理人从事代理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主要是禁止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8. 被代理人死亡的,代理关系也应当终止,但
情况除外。
A.代理人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
B.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承认的
C.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终止的
D.在被代理人已经进行前,而在被代理人死亡之后为了被代理人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
A
B
C
D
BCD
[解析] 被代理人死亡的,代理关系也应当终止,但不包括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承认的;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终止的;在被代理人已经进行前,而在被代理人死亡之后为了被代理人继承人的利益。
9. 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
。
A.一方当事人获得利益
B.该利益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
C.一方当事人利益受损
D.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损益存在因果关系
A
B
C
D
ABD
[解析] 不当得利之债是指一方当事人非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获得利益,而他方当事人因此而受损所产生的债。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方当事人获得利益、该利益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他方当事人利益受损、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损益存在因果关系。
10. 下列有关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多数人之债中根据债的一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分类
B.按份之债指多数债权人或债务人按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力和承担义务
C.连带之债是指多数债权人或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要求履行义务或有义务清偿全部债务
D.按份之债对内是按份的,而连带之债则是对内连带对外按份
A
B
C
D
ABC
[解析] 在多数人之债中根据债的一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分类,按份之债指多数债权人或债务人按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力和承担义务;连带之债是指多数债权人或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要求履行义务或有义务清偿全部债务。按份之债对内对外都是按份的;而连带之债则是对内连带对外按份。
11.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要件包括
。
A.损害事实
B.违法行为
C.因果关系
D.行为人客观上有过错
A
B
C
D
ABC
[解析]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任何人的行为只要符合这四项法律要件就应承担法律责任。
12. 在实践中,如主张成立意外事件需证明的事实
。
A.该意外事件是不能避免的
B.损害的发生是由于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
C.行为人已经尽到他在当时应当和能够尽到的注意
D.该意外事件是不能克服的
A
B
C
D
BC
[解析] 意外事件是指非因当事人过错而偶然发生的不可预见的损害。在实践中,如主张成立意外事件需证明下列事实的损害发生,由于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和行为人已经尽到他在当时应当和能够尽到的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