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1. 简述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
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两者之间的比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不断增长和增粗,青少年儿童骺软骨的生长特别快,特别是四肢骨更为明显。所以说青少年时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骨骼正处于骨化阶段,有机物含量多、可塑性大。长骨两端仍保留有使骨骼增长的骺软骨。在体育活动中,骨骼承受各种运动负荷的刺激,可促使骺软骨细胞的正常增殖,利于骨骼的营养的供给及新陈代谢加强,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经常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体育锻炼,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可使皮肤内的部分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特别有益。
(2)使骨骼增粗,提高骨骼的机械性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骨骼表面的隆起更为明显,骨密度增大,管状骨增粗,骨小梁配布更符合力学规律。骨骼的这种良好的变化,与肌肉的牵拉作用关系密切。骨骼形态的良好变化,使骨骼的抗压、抗弯、抗折断和抗扭转等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例如一般人的股骨可承受236~400kg压力,而运动员的股骨承受的压力可达700kg以上。
综上所述,适宜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骨骼的影响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青少年应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坚固的骨骼,保持强健的体魄。
2. 简述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为:
(1)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并体现了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相结合的特点;
(2)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3)教学组织的复杂性,需要利用一定器材、设备教学,除了要有效组织教学外,还要考虑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
3.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课堂讲学评价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其目的不是简单地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或表现教师的优劣,而是通过注重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评价因素比较多,设计评价目标不宜面面俱到,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评价要点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度;讲授内容的科学性;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
(2)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实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包括:启发思考;照顾个性差异;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语言与板书。
(3)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相关。评价要点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复习提问与课程的衔接:讲授与练习的比例;课堂教学效率。
(4)课堂管理
科任教师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主题,对课堂教学运行负有直接责任,应把此项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评价要点包括:按时上下课;严格要求学生;维持课堂纪律状况;正确评价学生。
(5)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有效运行的主要表现,也是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志。评价的因素比较多,可酌情加以选择。评价要点包括:课时计划的完成情况;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作业或练习的质量;学生负担是否合理。
四、教学设计题1. 请根据下列条件,设计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和组织练习方法。
初二(5)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足球基本战术中“直传斜插二过一”配合(见下图),新授课;教学条件:足球10个,足球战术挂图一张,小足球场1块。
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示意图
一、教学内容:足球基本战术“直传斜插二过一”配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认识局部配合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了解传、跑的方向与时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脚内侧传球练习,初步掌握“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顽强、积极主动、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直线传球,斜线跑位。
四、教学难点:传球跑位时的时机与传球的准确性。
五、教学步骤:
1.开始部分:进行课堂常规。
2.准备部分:一般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游戏。
3.基本部分(新授):
①学习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教师利用演示板讲解二过一战术,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
②无球模仿直传斜插跑位,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并模仿。
③有球练习,教师再次强调重点、难点,学生分组自主练习,技术好的学生可展示练习。
④教学比赛,提高与巩固所学技术,分组进行比赛,能在比赛中运用直传斜插二过一战术,比赛后自主进行分析讨论并总结。
4.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课堂小结;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