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1. 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头”,即指公文正文的导语部分。
对 错
B
[解析] 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头”是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用的有固定版式的发文机关文件版头。
2. 同级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应当使用平行文。
对 错
A
[解析] 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一种行文。
4. 协议性会议纪要的内容,对参与协议的各方都有约束力。
对 错
A
[解析] 协议性会议纪要由代表不同方面的不同机构联合召开的商讨共同关心问题的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各方取得的一致意见,对各方今后的工作有约束力。
5. 公文处理应当越快越好。
对 错
B
[解析] 有的公文的处理要讲究适时,即要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是越快越好。
6. 从业务部门的工作来说,承办是对具体工作的执行和处理。
对 错
A
[解析] 公文的承办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从业务部门的工作来说,承办是指对具体工作问题的执行和处理;二是从公文处理工作来说,主要是指根据拟办和批办的意见办理复文。
四、简答题1. 什么是机关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试举两个例子说明。
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例如,党的系统:党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与所属的各地、市、州、区(县)党委。政府系统:国务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与所属的各市、州、区(县)人民政府。
2. 简述通报的类型和特点。
(1)根据通报承担的任务,可以把通报分为三类:
①表彰先进型。②批评错误型。③传达事项型。
(2)通报的主要特点有:
①周知性。②指导性。
3. 为什么要将请示和报告分开使用?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报告行文,向上级机关要求审核批示时,用请示行文。把汇报工作和请示工作都放在“报告”一个文种里,实际操作起来不大方便。因为汇报工作一般不需要上级答复,而请示工作则必须上级答复,两者处理的缓急程度是不同的。因此,1957年10月3日下发的《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就把“报告”和“请示”分开为两个文种。
4. 简述计划类文书的作用。
(1)下情上达。下级机关通过上报工作计划,可以求得上级机关的指导和帮助,减少完成计划过程中的困难。有些工作超出本身权限的,更需要上级机关批准后才能实施。
(2)上情下达。上级机关把自己的工作计划告诉下级机关,可以起宏观调控的作用,使下级机关能根据全局的计划,安排好自己那部分工作。
(3)统一自身步调。机关单位通过对本单位工作计划的讨论和制订,可以使全体成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共同为完成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5. 什么是文书部门立卷制度?
文书部门立卷制度,是指由机关的承办和处理公文的部门负责进行立卷的制度。具体地说,是指由机关的文书部门或者业务部门的专职或兼职的文书工作人员负责进行文件材料的整理(立卷)工作。
六、综合应用题1. 请以下面提供的材料为依据,以市民的身份向×市民政部门撰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 1.写明建议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2.建议的具体事项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3.建议内容新颖。
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等违规违法行为
卫生部强调:先救人后收费
据新华社电“对需急抢救的患者要坚持先抢救、后缴费原则,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等违规违法行为。”卫生部副部长马××在北京召开的2007年医院管理年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强调。
马××说:“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他同时指出,医院急救欠费问题确实比较严重,但这并不能成为医院拒绝救治病人的理由。“医疗机构应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制定医疗机构承担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救治任务的补偿政策,妥善解决医疗急救欠费问题。”他说。
卫生部在会上确定,今年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及时救治急诊抢救的患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关于实施急救医疗先救人后收费制度的建议
×市民政局:
由于医院急救欠费问题比较严重,导致大部分医院存在见死不救等违规违法行为。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为百姓提供救命钱。在这种情况下我市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救治急诊抢救的患者,防止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先救人后付费的绿色通道。对需要急救的病人,不论其身份、经济状况如何,都要一视同仁,坚决执行“先救人后收费”制度。不能因为费用问题而耽误救治,如果出现因为病人费用原因影响救治的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各家医院都必须先救人后付费,保障每个急救病人得到救治的基本权利。
2.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解决紧急救治患者的所需医疗费用。这是先治疗收费的最大问题,钱从哪里来?可以是政府直接投入,专款专用或利用各种慈善机构通过积极宣传向公众募集善款等。有了这些经费的保证,医院才能无后顾之忧,大胆实施先救人后收费制度。
3.成立专门的机构,由专人负责先救人后付费制度的实施。如完善基金使用制度,对急诊进行分类,对确实治疗却被拖欠的医院进行合理的补偿。
4.建立医疗信用体系,利用现有医疗制度,对病人的医疗卡实行全国联网,对有恶意欠费的病人实行记录制度,有不良记录者在以后的就医中对其不实施该制度,起到警示作用。
市民:×××
201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