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以下各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三、单项选择题(各小题提供4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错选、少选或多选都不得分。)
五、非选择题1.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挑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每年还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要解决。
李师傅下岗后,一直在找新的工作,许多热心人也帮他介绍过多次,但是他嫌累、嫌工资少、嫌离家远、嫌地位低、嫌技术不对口,因此一直没找到工作。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没活干,可是修脚师却后继无人;有些大学生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1)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广开就业门路。(2)要统筹处理结构调整。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拓展就业渠道。(3)要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进外资,增加就业岗位。(4)国家要加强职业培训,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同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2013年3月10日,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到25个,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中央编办负责人指出,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务院部门职能越位、缺位问题依然突出,该管的没有管住管好,职责交叉、权责脱节、争权诿责依然较多,行政效率低,人浮于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产生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严重损害党群关系,损害政府威信,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攻坚克难,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2. 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制政府机关结构改革,改变职能越位缺位、权责脱节,提高行政效率的哲学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改革提出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政府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体现了矛盾的观点,改革要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论。推进大部制政府机关结构的改革,改变职能越位缺位,提高行政效率,体现了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同时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观点。改革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手的,坚持了发展的观点,体现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 材料中所说的“政府威信”指什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如何进一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政府的威信?
政府威信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树立政府的威信,首先就是要摒弃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损害人民利益、损害党群关系的现象,坚持改革,切实履行政府的职能。其次就是完善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尊重人民民主管理的权利。
网络文学是指在网上发表并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继网络音乐、视频、游戏之后,网络文学已成为第四大网络娱乐类应用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网络文学创作没有任何的门槛,作者的写作状态相当自由。这样可能会产生非常有思想的、犀利的、有独特表达和表现的好作品。但也会因为依靠点击率而谋利等原因,进行不正当竞争,造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出现大量的文化垃圾。4. 请你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怎样促进我国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网络文学形式以其简单快捷的特性,猛烈地冲击着通过立意、起草、修改、出版等程序,以较长周期完成的传统文学。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一是它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网络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在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由于网络文学创作鱼龙混杂,作品中的价值观也参差不齐,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②加强网络文学阵地建设,把重点文学网站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平台。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加强网络道德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引导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
5.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上述观点是不全面的。
首先网络文学有着自身的优势:它的创作自由、宽容、真实、平等,无拘无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但同时它也有缺点: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作者,创作不够严肃、深刻,质量难以保证;创作题材的视野不够宽阔,爱情、武侠、奇幻等故事占了相当比重;叙事方式、语言等写作技巧方面过于简单,雷同作品多。
其次,传统文学也有其优势:结构严谨、用语规范、主题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作者多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关注社会真实生活;作品多是对过去的感慨或对现实的批判,具有更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的厚重感。
推动文学的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兼顾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