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法律文书写作自考分类模拟7
一、单项选择题
1. 决定检察文书作用和性质的是人民检察院的______
A.性质
B.组成
C.职权
D.职能和性质
A
B
C
D
D
[解析] 本题是对检察文书性质与作用相关知识点的考查,属于识记内容。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职能决定检察文书的性质与作用。答案为D。
2.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检察文书是检察院行使审判权办理案件的重要凭证
B.检察文书是办案质量的重要反映
C.检察文书是总结经验、宣传法制的重要材料
D.提高检察文书制作质量对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A
B
C
D
A
[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检察院行使的是检察权,因此,检察文书是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办理案件的重要凭证。BCD均为检察文书作用的正确阐述。答案为A。
3. 侦查案件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开始年度为______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根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答案为D。
4. 2004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发出______等文件,决定对各级地方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自侦案件试行人民监督员监督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B.《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D.《刑事检察监督条例》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2004年最高检察院修订发出《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等文件的具体时间,属于识记内容。答案为D。
5. 我国最早一批检察文书制定于______
A.1950年
B.1979年
C.1983年
D.1996年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检察文书格式演进的内容。1950年,国家检察机关在其成立后根据工作需要曾制定过一批检察文书,这也是我国制定的最早的一批检察文书。答案为A。
6. 2002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规定的法律文书格式共______
A.102种
B.139种
C.154种
D.159种
A
B
C
D
D
[解析] 200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规定了159种法律文书格式,包括5种通用法律文书、139种刑事法律文书以及15种民事行政法律文书。答案为D。
7. 人民检察院在诉讼监督过程中,按程序制度、规定,内部进行程序流转、审查审批、请示报告、研究讨论、工作记录等形成的法律文书称为______
A.检察内部工作文书
B.行政法律文书
C.立案法律文书
D.检察文书
A
B
C
D
A
[解析] 本题是对检察内部工作文书概念的考查,属于识记内容。ABD三项的具体含义考生也应注意区分掌握。答案为A。
8. 检察文书采用叙述式文书的是______
A.起诉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送达回证
D.送达书
A
B
C
D
A
[解析] 文字叙述式文书是检察文书的一种制作形式,制作较为复杂,并且要叙述清楚案件事实及其理由,具有很大的难度。起诉书的制作符合文字叙述式文书的标准;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填空式文书;送达回证属于表格式文书。答案为A。
9. 检察文书采用表格式的文书有______
A.起诉书
B.批准逮捕书
C.送达回证
D.立案书
A
B
C
D
C
[解析] 本题是对检察文书制作形式的考查。表格式文书是检察文书形式的一种,制作较为简单,送达回证就属于表格式文书。起诉书属于文字叙述式文书,批准逮捕书属于填空式文书。答案为C。
10. 不批准直接受理决定书、不立案通知书属于______
A.侦查法律文书
B.立案法律文书
C.执行法律文书
D.公诉法律文书
A
B
C
D
B
[解析] 本题是对立案法律文书分类的考查,包括批准直接受理决定书、不批准直接受理决定书、立案决定书、不立案通知书等十几种文书。ACD均为现行刑事法律文书格式的分类,考生也应掌握。答案为B。
11. 纠正审理违法意见书属于______
A.侦查法律文书
B.公诉法律文书
C.执行法律文书
D.立案法律文书
A
B
C
D
B
[解析] 公诉法律文书是刑事法律文书的一种,包括公诉意见书、不起诉决定书、提请抗诉报告书、纠正审理意见书等。ACD均为现行刑事法律文书格式的分类,考生也应掌握。答案为B。
12. 下列属于执行法律文书的是______
A.不立案通知书
B.逮捕决定书
C.刑事抗诉书
D.纠正不当假释裁定意见书
A
B
C
D
D
[解析] 本题是对执行法律文书包含类型的考查,执行法律文书主要包括纠正不当假释裁定意见书、停止执行死刑意见书、纠正不当减刑裁定意见书等。A项属于立案通知书,B项属于侦查法律文书,C项属于公诉法律文书。答案为D。
13. 首次综合规定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各种法律文书标准的规格、样式的文件是______
A.1979年《批捕、起诉用的法律文书格式》
B.1979年《直接受理案件用的法律文书格式》
C.1996年《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文书格式》
D.2002年《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
A
B
C
D
D
[解析] 本题是考查2002年起最高人民检察院施行的《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的具体规定,它首次综合规定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各种法律文书标准的规格、样式。答案为D。
14. 按文书制作形式的不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文书分为______
A.刑事案件使用的检察文书和民事、行政案件使用的检察文书两大部分
B.诉讼文书和工作文书两部分
C.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和表格式文书三种
D.起诉书和抗诉书
A
B
C
D
C
[解析]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文书按照文书制作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如起诉书)、填空式文书(如批准逮捕决定书)和表格式文书(如送迭回证)等。答案为C。
15. 下列不属于刑事法律文书的是______
A.立案法律文书
B.侦查法律文书
C.公诉法律文书
D.自诉法律文书
A
B
C
D
D
[解析] 本题是对刑事法律文书类型的考查,属于识记内容。刑事法律文书主要包括立案法律文书、侦查法律文书、公诉法律文书、执行法律文书等。答案为D。
16. 有权对不服逮捕、拟作撤案、拟作不起诉等类案件提出监督意见的是______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省人大常委会
C.人大代表
D.人民监督员
A
B
C
D
D
[解析] 本题是对人民监督员工作文书相关知识的考查。人民监督员有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决定及有关决议,对不服逮捕、拟作撤案、拟作不起诉等类案件提出监督意见。答案为D。
17. 标明诉讼主体的确定性和法律上的特征的是检察文书的______
A.首部
B.正文中当事人基本情况
C.尾部
D.正文中的诉讼情况
A
B
C
D
B
[解析] 在检察文书的正文中,制作要求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以便于标明诉讼主体的确定性和法律上的特征。ACD三项也是检察文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也应掌握。答案为B。
18. 检察文书中刑事被告人年龄为多少岁以上成年人时,只写实足年龄即可?______
A.14岁
B.16岁
C.18岁
D.19岁
A
B
C
D
D
[解析] 在检察文书的制作中,应当写明有证据证明的公历年月日,但是如果刑事被告人年满19周岁,则可以只写实足年龄。答案为D。
19. 检察文书中当事人姓名应当写正在使用的______
A.正式姓名
B.笔名
C.曾用名
D.化名
A
B
C
D
A
[解析] 本题是对检察文书正文写作中当事人姓名部分的考查。检察文书中当事人姓名应当写正在使用的正式姓名。如若要写曾用名、化名、笔名等,应加括号进行说明。答案为A。
20. 下列不属于检察文书中的诉讼情况的是______
A.案由
B.当事人基本情况
C.案件来源
D.检察办理情况
A
B
C
D
B
[解析] 在检察文书写作中,诉讼情况通常包括案由、案件来源、检察办理情况。B项当事人基本情况属于检察文书中正文部分的写作要求。答案为B。
21. 检察文书中涉及外国人姓名的应写______
A.中文名
B.外文名
C.先中文后外文
D.先外文后中文
A
B
C
D
C
[解析] 在检察文书写作中,如果涉及外国人名字,通常应该使用两国文字,先写汉译名字,然后用括号注明其外国名字。答案为C。
22. 下列情形中,刑事被告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是______
A.精神正常的时候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B.聋哑人
C.残疾人
D.酗酒的人
A
B
C
D
B
[解析] 本题是对检察文书写作中当事人特别情况的考查。刑事被告人如果是聋哑人或者盲人,在被告年龄之后写明此特征的话,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答案为B。
23. 法律文书的核心和基础部分是______
A.事实
B.诉讼情况
C.证据
D.适用法律
A
B
C
D
A
[解析] 检察文书中的事实是法律文书的核心和基础,它能够如实反映案件的客观情况,为适用法律提供根据。BCD三项是检察文书结构的组成部分,考生也应掌握。答案为A。
24. 检察文书叙述事实时逻辑顺序的安排不包括______
A.先重后轻顺序
B.客观过程顺序
C.原告人顺序
D.被告人顺序
A
B
C
D
C
[解析] 在检察文书事实部分的叙写中,如果是多人多项事实,则逐一列举或准确概括写明。叙述事实时应该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其一般写法包括先重后轻顺序、客观过程顺序、被告人顺序。答案为C。
25. 检察文书引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不包括______
A.针对
B.准确
C.规范
D.及时
A
B
C
D
D
[解析] 在检察文书写作要求中,检察文书引用法律的基本要求包括针对、准确、完整、规范。本题属于识记内容,难度不大,考生注意准确掌握。答案为D。
26. 凡公开的诉讼文书中引用的法律应当是______
A.实体和程序直接适用的法律
B.宪法
C.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D.最高人民法院的内部文书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检察文书引用的法律范围的规定。凡是公开的诉讼文书应当引用实体和程序直接适用的我国法律以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指定的有关决定、规定。答案为A。
27. 下列不属于起诉书附项应书写的内容的是______
A.原告人现在处所
B.被告人现在处所
C.证据目录
D.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情况
A
B
C
D
A
[解析] 在叙述式检察文书尾部还有附项,其内容包括被告人现在的住所;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有关涉案款物情况;被害人单位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答案为A。
28. 检察文书结论性意见的主要内容不包括______
A.判断行为事实性质,判明行为与结果的联系和程度
B.提出处理意见
C.阐明理由
D.提出监督意见
A
B
C
D
D
[解析] 检察文书的结论性意见部分是文书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1)判断行为事实性质,判断行为与结果的联系和程度;(2)阐明理由;(3)提出处理意见。答案为D。
29. 检察机关立案决定书分为几联填空式文书?______
A.两联
B.三联
C.四联
D.五联
A
B
C
D
A
[解析] 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是两联填空式文书,其中第一联是存根,第二联是正本,并且各联的填写内容应该完整准确。答案为A。
30.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侦查的依据是______
A.立案决定书
B.侦查决定书
C.批准逮捕决定书
D.立案通知书
A
B
C
D
A
[解析]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自己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它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依法侦查的依据。答案为A。
31. 立案决定书是______
A.叙事式文书
B.填空式文书
C.表格式文书
D.笔录式文书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立案决定书的类型,属于识记内容。立案决定书是两联填空式文书。各联的填写内容应该完整准确。答案为B。
32. 立案决定书正文部分主要填写立案法律依据和______
A.事实
B.决定事项
C.文书编号
D.证据目录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立案决定书的填写要求,属于识记内容。立案决定书属于填空式法律文书,其正文部分主要要求写明立案法律依据以及决定事项。答案为B。
33. 立案决定书的文书编号为“××检××立[××]号”,括号内填写______
A.年度
B.办案部门代字
C.立案决定书顺序号
D.检察院代字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立案决定书中文书编号的填写。其中“检”前面填写人民检察院的代字,括号内填写年度,“号”前填写立案决定书的顺序号。答案为A。
34. 立案决定书的正文包括______
A.案件的简要情况
B.立案的理由
C.法律依据和决定事项
D.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A
B
C
D
C
[解析] 立案决定书属于填空式法律文书,其正文主要要求填写立案法律依据和决定事项。答案为C。
35. 人民检察院制作立案决定书的条件是______
A.案件事实清楚
B.证据确凿
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A
B
C
D
C
[解析]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自己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由此可知,人民检察院制作立案决定书的条件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答案为C。
36. 人民检察院制作的法律文书中写明:“本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姓名)涉嫌××(罪名)一案立案侦查。”该文书是______
A.立案决定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起诉意见书
D.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A
B
C
D
A
[解析]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自己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从这一定义可以得出,题干中的法律文书是立案决定书。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该法律文书中所写明的:“本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姓名)涉嫌××(罪名)一案立案侦查。”是立案决定书正文中决定事项的写作方法。同时还应注意立案决定书与批准逮捕决定书、起诉意见书和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之间的区别。答案为A。
37. 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以及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是______
A.立案决定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呈请立案报告书
D.呈请破案报告书
A
B
C
D
B
[解析]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逮捕条件,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它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进行逮捕的依据。答案为B。
38. 批准逮捕决定书文书正文的第三联为______
A.存根
B.副本
C.正本
D.执行批,准逮捕决定书回执
A
B
C
D
C
[解析] 批准逮捕决定书为四联式文书,第一联是存根,第二联是副本,第三联是正本,第四联是执行批准逮捕决定书回执。A项是第一联,B项是第二联,D项是第四联。答案为C。
39. 在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正文中,作为执行批准逮捕决定书回执的是______
A.第一联
B.第二联
C.第三联
D.第四联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批准逮捕决定书四联的内容。批准逮捕决定书为四联式文书,第一联是存根,第二联是副本,第三联是正本,第四联是执行批准逮捕决定书回执。答案为D。
40.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依法批准逮捕时制作的文书是______
A.立案决定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决定逮捕通知书
D.不批准逮捕决定书
A
B
C
D
B
[解析]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逮捕条件,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答案为B。
41.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所制作的文书是______
A.逮捕决定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D.逮捕案件审查报告
A
B
C
D
A
[解析] 本题为2000年版教材内容,2006年版教材已将此项内容删除。考生对该知识点只作了解即可。答案为A。
42.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中,发现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而公安机关没有提请逮捕时,应制作______文书,向公安机关提出追捕意见。
A.逮捕决定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D.批准直接受理决定书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的概念,属于识记性知识,没有太大难度。考生要对每一大类别下的各个法律文书的概念进行区分并熟记。答案为C。
43.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______
A.以制作机关为单位制作
B.以提请批准机关为单位制作
C.以案件为单位制作
D.以一人为单位制作
A
B
C
D
D
[解析] 批准逮捕决定书以一人为单位制作,每批准逮捕一人制作一书四联。答案为D。
44. 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发现依法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______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A.请示
B.要求
C.建议
D.命令
A
B
C
D
C
[解析] 本题是在考查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的相关知识。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中,发现依法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没有提请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答案为C。
45.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正文包括:应当逮捕而未提请批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______和结论性意见部分。
A.犯罪事实及性质
B.犯罪事实及理由
C.犯罪事实及主要证据
D.犯罪事实及法律依据
A
B
C
D
C
[解析]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正文包括:应当逮捕而未提请批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需要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的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写证明犯罪事实的主要证据部分,这是本文书的重点部分。答案为C。
46.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是______
A.以制作机关为单位制作
B.以提请批准机关为单位制作
C.以案件为单位制作
D.以犯罪嫌疑人为单位制作
A
B
C
D
C
[解析]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以案件为单位制作两份,送达提请批捕的公安机关一份,归人民检察院检察内卷一份。答案为C。
47. 起诉意见书的尾部加盖哪个部门的印章?______
A.侦查部门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A
B
C
D
A
[解析] 起诉意见书尾部的写作方法是在日期上加盖侦查部门印章。答案为A。
48. 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于本院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侦查终结,认为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移送公诉部门审查起诉时制作的文书称为______
A.起诉意见书
B.起诉书
C.起诉决定书
D.立案意见书
A
B
C
D
A
[解析] 本题是对起诉意见书概念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识记内容。ACD三项的概念考生也应注意区分掌握。答案为A。
49. 下列文书之中,属于检察院的法律文书的是______
A.提请抗诉报告书
B.刑事裁定书
C.起诉意见书
D.执行死刑笔录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起诉意见书的制作部门,属识记内容。起诉意见书,是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于本院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侦查终结,认为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移送公诉部门审查起诉时制作的文书。所以起诉意见书属于检察院的法律文书。考生在复习此题时,还应注意掌握提请抗诉报告书、刑事裁定书和执行死刑笔录的制作部门。答案为C。
50. 下列有关起诉书中被告人的年龄允许的写法是______
A.14岁
B.16岁
C.17岁
D.20岁
A
B
C
D
D
[解析] 在起诉书中,书写被告人基本情况时,除未成年人外,如果查不清被告人出生日期的,也可以写明年龄。因此选项中只有D项允许这样书写。答案为D。
51. 起诉书的正文包括______
A.案由和案件来源
B.案件的审查过程
C.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
D.案件受理审查起诉情况
A
B
C
D
C
[解析] 起诉书的正文包括案件事实、证据、起诉要求和根据。答案为C。
52. 刑事起诉书的案由部分属于______
A.首部
B.正文
C.尾部
D.附部
A
B
C
D
A
[解析] 刑事起诉书的首部包括标题、文号、被告人基本情况的制作要求、案由和案件的审查过程。BCD三项作为刑事起诉书的组成部分考生也应注意掌握。答案为A。
53. 人民检察院制作的起诉书对单位犯罪的当事人称为______
A.被告人××××单位
B.××××单位
C.犯罪嫌疑人××××单位
D.罪犯××××单位
A
B
C
D
A
[解析]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过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依法交付审判,而将被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所制作的文书。由此可知,人民检察院制作的起诉书对单位犯罪当事人的称谓应为被告人××××单位。答案为A。
54. 起诉书叙述案件事实部分,一人犯多罪的各种罪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______
A.先重后轻
B.先轻后重
C.先主刑后附加刑
D.先附加刑后主刑
A
B
C
D
A
[解析] 起诉书所指控的所有犯罪事实,无论是一人一罪、多人一罪,还是一人多罪、多人多罪,都必须逐一列举。一般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人多罪的,应当按照各种犯罪的先重后轻顺序叙述。答案为A。
55. 不起诉决定书中当事人应当使用的规范称谓是______
A.被告人
B.犯罪嫌疑人
C.罪犯
D.被不起诉人
A
B
C
D
D
[解析] 因制作不起诉决定书时,案件性质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问题已经明确,所以不再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当事人应当使用“被不起诉人”这一规范称呼。答案为D。
56. 不起诉决定书的署名机关是______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法院和检察院
A
B
C
D
B
[解析] 本题是对不起诉决定书署名机关的考查。不起诉决定书署名,统一署作出本决定的检察院名称并加盖院印。一本文书具文日期应当是检察长签发的年月日。答案为B。
57. 不起诉决定书的决定事项应当写明______
A.对×××不予起诉
B.对×××不起诉
C.对×××决定不予起诉
D.对×××决定不起诉
A
B
C
D
B
[解析] 不起诉定书有自己的固定格式,其中不起诉决定书的决定事项应当写明对×××不起诉。答案为B。
58. 公诉意见书应发表于______
A.法庭调查阶段之中
B.当事人辩护之后
C.法庭调查结束法庭辩论前
D.法庭辩论之后
A
B
C
D
C
[解析] 公诉意见书,是出席第一审法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辩论时,依法首先发表支持公诉的意见的书面形式。由此可知,公诉意见书应发表于法庭调查结束法庭辩论前。答案为C。
59. 出席第一审法庭的公诉人,代表检察院在法庭调查结束、法庭辩论时首先发表的支持公诉的意见的法律文书的名称叫做______
A.起诉书
B.起诉意见书
C.公诉意见书
D.辩护词或代理词
A
B
C
D
C
[解析] 公诉意见书,是出席第一审法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辩论时,依法首先发表支持公诉的意见的书面形式。答案为C。
60. 公诉意见书在论证部分结束后,应归纳概括阐明人民检察院对本案被告人依法______
A.提起公诉的依据
B.处罚的理由
C.定罪量刑的意见
D.判决的根据
A
B
C
D
C
[解析] 公诉意见书在论证部分结束后,归纳概括阐明人民检察院对本案被告人依法定罪量刑的意见。答案为C。
61. 刑事案件上诉程序的抗诉书,应由起诉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将抗诉书正、副本一并送达______
A.原审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D.当事人
A
B
C
D
B
[解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定时限内,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并送达抗诉书正、副本。答案为B。
62.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依法提出抗诉时制作的文书称为______
A.提请刑事抗诉报告书
B.刑事抗诉书
C.刑事抗诉词
D.刑事起诉书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抗诉书的概念,属识记内容。同时考生还应注意该概念与提请刑事抗诉报告书和刑事起诉书之间的区别。答案为B。
63. 刑事抗诉书的文书表达方式为______
A.叙述式
B.议论式
C.说明式
D.综合式
A
B
C
D
A
[解析] 本题是对刑事抗诉书类型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识记内容。BCD三项文书表达方式考生也应该注意掌握区分。刑事抗诉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答案为A。
64. 关于公诉意见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公诉意见书属于刑事法律文书
B.公诉意见书尾部不在法庭上宣读
C.公诉意见书可以制作若干份
D.公诉意见书中必须制作“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
A
B
C
D
D
[解析] 公诉意见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庭审理公诉案件的必备内容,因此A项正确。在法庭宣读时只宣读审判长审判员及公诉意见书正文部分,因此尾部的内容不在法庭上宣读,B项正确。公诉意见书可以制作多份,C项正确。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内容可以根据案情、庭审的具体情况酌情决定是否制作。答案为D。
65. 关于刑事抗诉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有关涉外案件的刑事抗诉书,首部院名全称前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
B.二审程序适用的刑事抗诉书,不写原审被告人基本情况
C.审判监督程序适用的刑事抗诉书,写生效判决概况时,如果是二审终审判决,应分别写明一审和二审判决和裁定的主要内容
D.司法实践中,抗诉理由集中、论点较少的案件,抗诉理由部分的具体结构应采取分段列举的写法
A
B
C
D
D
[解析] 在刑事抗诉书首部,若属于涉外案件,检察院名全称前则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程序适用的刑事抗诉书,不必写原审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审判监督程序适用的刑事抗诉书,在写诉讼过程时,如果是二审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应该分别写明一审和二审判决和裁定的主要内容。只有在认定事实、证据上有分歧时,针对法院在认定事实、情节和证据方面的错误,才会有针对性地阐明、列举证据。答案为D。
66. 在刑事抗诉书中,有新的证人名单或证据目录的,应予______
A.上报
B.申请
C.附注
D.叙述
A
B
C
D
C
[解析] 在刑事抗诉书的尾部的附注中,对于未在押的原审被告人,应将住所或居所写明;有新的证人名单或者证据目录,应予附注。答案为C。
67. 下列不属于司法实践中抗诉理由部分具体结构写法的为______
A.分段列举
B.综合分析
C.分人论述
D.分事论述
A
B
C
D
D
[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抗诉理由部分的具体结构写法有:甲、分段列举;乙、综合分析;丙、分人叙述。答案为D。
68. 刑事抗诉书以______为单位制作。
A.案件
B.案件和被告人
C.被告人
D.案件或被告人
A
B
C
D
D
[解析] 刑事抗诉书是以案件或被告人为单位制作的,其制作份数按实际需要来计算。本题为识记内容,难度不大,考生注意准确掌握。答案为D。
69. 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______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A
B
C
D
D
[解析] 民事抗诉书是上级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下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要求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行政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要求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据上述两定义可知,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已生效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的错误。答案为D。
70. 行政抗诉书文书的名称代字为______文书。
A.民抗
B.刑抗
C.行抗
D.抗
A
B
C
D
C
[解析] 本题是对行政抗诉书首部制作的考查,属于识记内容,难度较小。行政抗诉书的代字即为文书名称代字,即“行抗”。答案为C。
71.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下列哪项行为可进行合法性审查?______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委托行政行为
D.授权行政行为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的具体规定,属于识记内容,考生应注意掌握重点法条。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答案为A。
72. 人民检察院在依法检察法律监督过程中,对有关单位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以及认为应当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党纪、政纪责任的,向有关单位正式提出检察建议时所制作的文书是______
A.检察建议书
B.审查建议书
C.行政建议书
D.执行建议书
A
B
C
D
A
[解析] 本题是对检察建议书概念的考查,属于识记内容,难度较小。BCD三项考生也应注意掌握。答案为A。
73. 检察建议书的制作份额为______
A.一式一份
B.一式两份
C.一式三份
D.一式四份
A
B
C
D
D
[解析] 检察建议书应该一式四份。其中一份附卷,一份送达受文单位,一份送达受文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一份送本院预防部门。民行部门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可不送预防部门。答案为D。
7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
A.检察建议书可以对人民法院的具体民事、行政裁判,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的检察建议
B.公诉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应填为“检公诉建[]号”
C.民行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填为“检民行建[]号”
D.民行部门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必须送预防部门
A
B
C
D
D
[解析] 检察建议书的制作要求规定民行部门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可以不再送交预防部门。D项叙述错误。ABC三项都是对检察建议书相关知识的正确叙述。答案为D。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