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对 错
B
[解析]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发等,而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2. 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供给,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社会成员对文化的需求决定的。
对 错
B
[解析]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3.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对 错
A
[解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指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应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要求寓知识教学于思想教育中。
对 错
B
[解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
5.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
对 错
B
[解析]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
科目二主观题
一、教学设计题1. 请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或任教科目,拟定一份教学程序的说课稿提纲。
《桂林山水》教学程序说课稿提纲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通过反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提出预习要求。
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根据疑难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通过齐读学习第一自然段。
2.通过精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3.运用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4.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自然段。
5.指导通篇朗读,激发情感。
(四)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五)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二、综合运用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4年3月17日晚,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连续工作三个昼夜,因过度劳累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从教20年来,张伟同志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他常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我献身教育一生无悔”。作为教师,他承担两个学科以上的教学任务,爱岗敬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性强,同时作为一名校长,他以身作则,科学管理,把一所落后的乡村中学办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他甘于清贫,面对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他被广大师生和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写作指导]
本题是材料作文,本篇材料突出的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张伟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因劳累过度去世。体现了张伟老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教师这个职业入手,从材料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立意,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教师如何爱岗敬业,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二是可以针对材料发表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感慨,可以写成抒情散文,如歌颂教师;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写一位自己心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