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信息系统监理师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开发基础(一)
单项选择题
1. 一个软件开发过程描述了“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RUP用______来表述“谁做”。
A.角色
B.活动
C.制品
D.工作流
A
B
C
D
A
2. 模块的耦合度描述了______。
A.模块内各种元素结合的程度
B.模块内多个功能之间的接口
C.模块之间公共数据的数量
D.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A
B
C
D
D
3. 某软件在应用初期运行在Windows NT环境中。现该软件需要在UNIX环境中运行,而且必须完成相同的功能。为适应这个要求,软件本身需要进行修改,而所需修改的工作量取决于该软件的______。
A.可扩充性
B.可靠性
C.复用性
D.可移植性
A
B
C
D
D
4. 关于软件测试对软件质量的意义,有以下观点:①度量与评估软件的质量;②保证软件的质量:③改进软件开发过程;④发现软件错误。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B
C
D
C
5. 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包括对象唯一性、封装性、继承性和______。
A.多态性
B.完整性
C.可移植性
D.兼容性
A
B
C
D
A
6. 信息系统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而由一组相互关联的部件组成的、具有完整功能的集合体,主要包括______等三项活动。
A.输入数据、处理、输出信息
B.输入信息、存储传递、输出信息
C.输入信息、处理、输出数据
D.输入数据、存储传递、输出信意
A
B
C
D
A
7. 在软件开发方法中,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软件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______。
A.阶段不明确
B.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C.开发周期长,难适应环境变化
D.系统各部分不独立
A
B
C
D
C
8. 下列关于软件质量保证活动要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质量保证人员不能是兼职的
B.软件开发必须严格按照软件开发规范进行
C.验证和确认软件质量所用的方法有评审、审查、审计、分析、演示、测试等
D.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记录与质量保证有关的活动
A
B
C
D
A
9. 原型法是面向用户需求而开发的一个或多个工作模型,以下关于原型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减少文档的数量
B.可以逐步明确系统的特征
C.开发人员可以从实践中快速获得需求
D.可以改善开发人员与用户的交流
A
B
C
D
A
数据流程图(DFD)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在数据流程图中方框表示
10
,
11
不属于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
10.
A.数据流
B.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C.数据存储
D.加工
A
B
C
D
B
11.
A.外部实体
B.处理过程
C.数据结构
D.数据流
A
B
C
D
C
12.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基础。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______。
A.规模
B.质量要素
C.用户要求
D.设计约束
A
B
C
D
C
13. 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需求分析需要进行软件功能和}生能的技术实现方法描述
B.需求分析文档可用于指导后续的开发过程
C.软件需求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等
D.软件需求一般应由用户方组织进行确认
A
B
C
D
A
14. 面向对象中的所谓数据隐藏指的是______。
A.输入数据必须输入口令
B.数据经过加密处理
C.对象内部数据结构上建有防火墙
D.对象内部数据结构的不可访问性
A
B
C
D
D
15. 软件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主要考虑______。
A.软件功能
B.输入数据
C.输出数据
D.内部逻辑
A
B
C
D
A
16.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______系统的开发。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
C.分时
D.实时
A
B
C
D
A
17. ______不是结构化分析设计的原则。
A.模块独立
B.自顶向下
C.自底向上
D.逐步求精
A
B
C
D
C
18. 面向对象开发技术中,对象定义为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对象之间通过______执行有关操作。
A.信息共享
B.调用
C.继承
D.消息
A
B
C
D
D
19. 构件设计的原则是______。
A.低内聚高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低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A
B
C
D
B
20. 软件的复杂性与许多因素有关,______不属于软件的复杂性参数。
A.源程序的代码行数
B.程序的结构
C.算法的难易程度
D.程序中注释的多少
A
B
C
D
D
21. 在软件产品交付后产品仍然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其中用来检测和纠正软件产品中的潜在故障,使其不成为有效故障的行为是______。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改正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A
B
C
D
D
22. 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正确的包括______。
①代码走查是静态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是动态测试方法
②黑盒测试的对象是程序逻辑结构,白盒测试的对象是程序接口
③无论黑盒测试,还是白盒测试,都无法用穷举法设计全部用例
④对发现错误较多的程序段,应进行更深入的测试。因为发现错误数多的程序段,其质量较差,同时在修改错误过程中又容易引入新的错误
⑤测试覆盖标准按发现错误的强弱能力排序,依次是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语句覆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A
B
C
D
A
23. 应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首先要定义好各种______。
A.类
B.对象
C.消息
D.操作
A
B
C
D
B
24. 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______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①信息数据系统 ②信息资源系统 ③信息应用系统 ④信息网络系统
A.①、②、③
B.②、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A
B
C
D
B
25. 关于维护软件所需的成本,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纠正外部和内部设计错误比纠正源代码错误需要更大的成本
B.与需求定义相比,源代码的文字量大得多,所以源代码的维护成本更高
C.用户文档需要经常更新,其维护成本超过了纠正设计错误的成本
D.需求定义的错误会在设计时被发现并纠正,因此需求定义纠错的成本小于源代码纠错的成本
A
B
C
D
A
26. 内聚是一种指标,表示一个模块______。
A.代码优化的程度
B.代码功能的集中程度
C.完成任务的及时程度
D.为了与其他模块连接所要完成的工作量
A
B
C
D
B
27. 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增加新功能、修改现有功能及一般性的改进要求和建议,需要对软件进行______。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A
B
C
D
A
28. 代码走查(Code Walkthrough)和代码审查(Code Inspection)是两种不同的代码评审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A.在代码审查中由编写代码的程序员来组织讨论,而在代码走查中由高级管理人员来领导评审小组的活动
B.在代码审查中只检查代码中是否有错误,而在代码走查中还要检查程序与设计文档的一致性
C.在代码走查中只检查程序的正确性,而在代码审查中还要评审程序员的编程能力和工作业绩
D.代码审查是一种正式的评审活动,而代码走查的讨论过程是非正式的
A
B
C
D
D
29. ______是系统建模的替代方法,是可选的系统设计方法,经常用于系统开发项目中,特别是用户难以陈述或者可视化业务需求时。
A.设计用例
B.数据建模
C.结构化功能需求
D.建立原型
A
B
C
D
D
30. DFD中的每个“加工”至少需要______。
A.一个输入流
B.一个输出流
C.一个输入流或一个输出流
D.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
A
B
C
D
D
31. 应该在______阶段制订系统测试计划。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系统测试
A
B
C
D
A
32. 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______。
A.修改所有错误
B.发现错误
C.评估程序员水平
D.证明程序正确
A
B
C
D
B
33. UML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图用于组成不同的视图,下列不属于静态图的是______。
A.用例图
B.类图
C.序列图
D.配置图
A
B
C
D
C
34. 结构化分析方法(SA)的主要思想是______。
A.自顶向下、逐步分解
B.自顶向下、逐步抽象
C.自底向上、逐步抽象
D.自底向上、逐步分解
A
B
C
D
A
35. 在信息系统工程项目规划中,通常采用层次分解和类比的方法确定系统目标,在______的情况下不适合采用类比的方法。
A.信息系统成熟产品较多
B.工程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较多
C.了解该类项目的专家较多
D.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程
A
B
C
D
B
36.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______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
B.隐藏
C.封装
D.抽象
A
B
C
D
C
37. ______可组成BI(商业智能)系统。
A.数据仓库、OLTP和神经网络
B.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
C.数据库、OLTP和数据挖掘
D.数据库、MIS和DSS
A
B
C
D
B
38. 对那些为广大用户开发的软件而进行的β测试是指在______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
A.开发环境下,开发人员可不在场
B.开发环境下,开发人员应在场
C.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开发人员可不在场
D.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开发人员应在场
A
B
C
D
C
39.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规范描述了______。
A.每一个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案
B.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C.系统中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D.系统仿真需要的时间
A
B
C
D
B
40. ______不是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型的特点。
A.使软件的版本控制更为简单
B.支持可重用组件的开发
C.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将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D.提高了项目开发效率,增加了项目开发成本
A
B
C
D
D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