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1.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对 错
B
[解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2.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王夫子的名言。
对 错
B
[解析] 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4. 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课程目标。
对 错
B
[解析] 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5. 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澄清与总结。
对 错
B
[解析] 在“引入提问”中,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1)突出道德争端;(2)询问“为什么”的问题;(3)使情境复杂化。澄清与总结是深入提问的策略。
6. 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对 错
B
[解析] 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效率的再生产。
9. 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对 错
B
[解析] 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
四、论述题1. 试论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2. 试述教师的期望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1)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情绪气氛。
(2)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与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3)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目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
(4)输出。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