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1. 简述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几方面。
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2)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3)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4)课堂教学设计是否优化;(5)对教材的内容的理解是否透彻;(6)课堂教学评价是否具有激励性;(7)课堂师生关系是否和谐;(8)学生的兴趣是否激发;(9)体育教师是否博学;(10)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11)良好的体育课堂行为习惯是否养成;(12)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否建立。
2. 简述运动昏厥的处理方法。
运动性晕厥的治疗:对晕厥患者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积极治疗。运动中一旦出现晕厥的前期症状,应帮助患者慢跑或慢走一段距离,然后让其平卧片刻直至身体逐渐恢复。
如果晕厥情况比较严重,应让晕厥者采取仰卧、下肢抬高位以增加脑血流量,同时松解衣领及裤带,将头转向一侧。必要时给予吸氧,并指压或针刺人中、涌泉、合谷等穴位
3. 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前滚翻动作要领为:蹲撑开始,重心前移,两腿向后下方蹬直离地,同时屈膝、低头、提臀,以头的后部在两手撑地前着地,经后脑、背、腰、臀一次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地时迅速收腹,上体紧跟大腿团身抱腿成蹲立。
三、教学设计题1. 说一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认识设计一节课。
[参考设计]
(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
①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②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③可行性原则;④趣味性原则;⑤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2)小学体育课教案《单手推实心球》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教材特点、能力基础、心理适应能力的分析研究,在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创设自我探究及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技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体育教材“单手推实心球”。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初步学习了“原地投物”和“跑动中投物”技术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推的动作(单手推实心球)学习规范技术。对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以及腰腹、肩带力量和上下肢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有很大帮助,提高学生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投掷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组织纪律性。其动作过程环节复杂,要求各环节衔接紧密,所以学生要经过反复大量的练习、体会才能完成。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的体力和协调性已经能够适应完成投掷的个别动作,(单手推实心球)但对于“推”这个动作是第一次接触,对蹬、转、挺、推技术特有的概念,需要经过反复练习、体会加上教师的诱导,才能理解完成,所以应关注学生学习的细节。学生对新技术学习兴趣高,有积极性,但往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易散不易收。要求组织形式收放有度,环节设计巧妙,以抓住学生。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初步形成,合作学习和对抗比赛等组织形式,可以促进良好学风及班风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
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课大量采用合作学习及游戏比赛等形式和手段,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加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2.从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学习的水平状况及合作效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从而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关注。
五、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单手向前推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模仿教师的基本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与观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通过游戏比赛,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勇敢、顽强,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在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行为。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手推实心球肘关节与肩平行或稍低于肩,强调推出而不是抛出或投掷。
教学难点:要求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以课堂常规与教学内容介绍为主。
课堂常规:组织集合,体委点名,安排见习生,掌握本次课的出席情况。
完成课堂常规后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即单手推实心球技能的学习,教学目标为课后同学能够达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标准。
(二)准备部分
在准备阶段以热身操和情景模拟的形式作为课堂导入。
健身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节操。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伸展运动、体侧运动、踢腿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第二阶段辅助练习。两人压肩、两人一组转体。
另外我会创设一定的情景模式,将学生分为NBA中火箭队、湖人队、热火队和小牛队。
增强学生的身份感和为喜欢球队而奋力拼搏的责任感。
(三)基本部分
采用游戏法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射飞机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投掷运动技能。
通过游戏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投掷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对学生存在的不规范动作在课上进行纠正。
游戏导入之后,便开始本节课的技能新授。
1.展示无球状态推实心球的完整动作
首先向学生示范徒手无球的完整动作,并强调重点内容即肘关节抬起,稍低于肩或与肩平行,要体现出推的动作,强调不是抛球动作。通过示范讲解,学生对动作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技术动作的表象。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进行练习,第二组学生进行点评。练习之后对不正确动作进行纠正,加强巩固学生对于推球动作的掌握。
3.示范讲解有球状态推实心球的技能动作
在无球动作练习的基础上,这一阶段将安排有球的动作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知推实心球的技术动作。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推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自主形成如何能将球推的更远的运动感知。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5.进行比赛练习
最后组织比赛练习,就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组评比出成绩最好的学生,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四)结束部分
组织学生进行伸展放松操的练习,通过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八、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100~12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