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述题1. 试述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如何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包括体能、学习态度、健康行为,知识与运动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几部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
(1)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强调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
(2)由体育老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有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①评语式和等级制度评价相结合。
②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③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4)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运动技能、体能成绩的评定,可采用定量评价,健康行为、态度、感情、行为等表现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基于等级制评定。
(5)学习成绩评定方法:1~2年级采用评语制,3~6年级可以采用等级评定制,也可以两者相结合。
(6)学习成绩评定形式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组内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三、案例分析题1. [案例材料]
在一堂小学六年级武术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步骤如下:
1.复习武术基本组合动作和少年拳第一套的第1~6个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学习第7~8个动作(跳步推掌,撩拳收抱)。
3.分组练习,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分片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相互评价、欣赏。(学生自觉、主动练习)
4.分组创编动作及展示。教师要求各组在少年拳8个动作中至少选择4个动作进行重新组合,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最后给创编拳取上响亮的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场面热烈)
5.各组分别展示自创成果,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点评与建议(学生大胆展示,激情表演)。整堂课在紧张、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请你根据课程标准相关教学理论,对本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1)教师在上课教授前,先复习武术基本组合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技能,为教授新的内容做好铺垫,帮助学生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原则。
(2)体育教师利用讲解示范法向学生讲解和示范教授部分动作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最直观的了解并掌握跳步推掌、擦拳收抱的动作技术,在脑海里构建动作表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巩固新知、全面掌握运动技能的教学理念,遵守了教学中的认知规律,并符合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分组教学巩固新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体育老师展示自创成果,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养成习惯,使一节课生动而富有趣味,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老师遵循了教学过程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教学设计题1. 教材:田径——迎面接力跑
教学对象:水平二(小学三年级)学生人数:男生20人,女生20人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水平二学习方向目标和水平目标相关要求,完成《田径——迎面接力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仅需要对基本部分做出设计)。要求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场地器材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进行设计。
[参考设计]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迎面接力跑。
教材版本:人教版3至4年级全一册。
年级:三年级。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3至4年级全一册(水平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迎面接力跑是小学低中学段代表性的集体运动项目,此项内容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和竞赛性,它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发展快速跑能力的手段之一。传接棒的技术动作,采用立式传接棒方法,它是在二年级学习快速跑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传接棒过程中的跑动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年级为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速度、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可能出现的错误:(1)接立棒传递时机欠缺,易出现忽早忽晚现象。(2)少部分同学手持棒途中跑时姿势欠规范,没有用前脚掌着地直线跑动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立式传接棒的基本方法,80%左右的学生大致做出立式传接棒的规范动作,并能进行接力跑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自主练习、分组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动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作的学习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游戏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1.在本次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三年级学生喜爱的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教学,从原地、近距离传接立棒开始,逐步过渡到能够在快速跑中完成迎面接力赛。
2.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比如接棒时机掌握不好等,编制了口诀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引导学生掌握错肩交接棒的动作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提高练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基本部分
1.迎面接力跑
(1)教师做示范,带领学生学习立棒交接的动作方法:采用立式传接棒方法,接棒人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虎口向前。手臂伸出向前准备迎面接同伴传来的棒,接棒后从同伴的右侧跑出,传棒人右手持棒一端,棒立着将另一端传到接棒人手中。
(2)组织学生相对站立,听口令原地进行传接棒练习,教师观察并提示要点。
(3)教师示范,利用“给……接……”两个口令完成交接棒,同时让学生传接棒的时候说出“给……接……”。
(4)教师组织学生跑一定距离(4~5米)的接力跑练习,教师观察并提示要点。
(5)出示口诀:右手传右手,从他右边走。
(6)请动作好的同学示范、互评。
(7)组织学生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注意传接棒方法及跑动直线。
(8)小结。
重点:跑得自然、放松。
难点:传接棒时机。
2.游戏:“打移动目标”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及规则
(2)组织学生练习
(3)组织学生比赛
(4)评价
(四)结束部分
1.教师提要求:充分放松。
2.教师小结:小结本课优点,充分表扬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肯定。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器材。
六、场地器材
场地:400m操场。
器材:接力棒6个、标志杆4个、海绵包4个。
七、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
运动负荷:平均心率约为100~120次/分。
八、教学评价
质性评价表
|
项目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需努力 |
迎面接力跑 |
能够熟练掌握传接棒时机 并正确运用立式传接棒方 法进行接力跑,并且跑直线 |
能够熟练掌握传接棒时机并 正确运用立式传接棒方法进 行接力跑,跑动过程不是直线 |
基本掌握传接棒 时机和立式传接 棒方法 |
未掌握传接棒 时机和立式传 接棒方法 |
|
评价方式: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形式: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