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判断题2. 三级课程管理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对 错
A
[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二是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三是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是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3. 演绎式教学策略的模式:演示实例→归纳推理→实验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对 错
B
[解析] 演示实例→归纳推理→实验验证→概括得出结论,这是归纳式教学策略的模式。演绎式教学策略呈现教材的顺序与归纳式正相反,它是先提出概念、规则,然后再举例证明。
4.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个体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对 错
B
[解析]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5. 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叫做技巧。
对 错
A
[解析] 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别,高水平即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称为技巧。
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对 错
B
[解析] 当学生不良行为出现时,应给以必要的惩罚,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但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7. 学习策略具有通用性。
对 错
A
[解析] 学习策略的特点是主观能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通用性。
8.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儿童在十岁之前属于他律阶段。
对 错
A
[解析] 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9. 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对 错
B
[解析]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将重点放在获得创造性成果上。
10.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对 错
A
[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都服从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11. 认知结构迁移说由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提出。
对 错
A
[解析] 认知结构迁移说是现代迁移理论的代表学说,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代表。
12. 接受学习不可以通过告知的方式进行。
对 错
B
[解析]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
15.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其在任何社会阶段及历史时期都是统一一致的。
对 错
B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和其他道德一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容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