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医学类基础综合分类模拟10
单选题
1.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下列哪项?______
A.异染颗粒
B.荚膜
C.菌毛
D.脂多糖
A
B
C
D
A
[解析] 细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主要包括荚膜及其他表面物质(菌体表面结构)、菌毛和侵袭性酶类。
2. 除哪项外,均为细菌产生的侵袭性酶?______
A.溶菌酶
B.透明质酸酶
C.血浆凝固酶
D.胶原酶
A
B
C
D
A
[解析] 侵袭性酶主要有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等。
3. 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______。
A.毒素
B.血浆凝固酶
C.热原质
D.细菌素
A
B
C
D
D
4. 细菌的侵袭力不包括下列哪一种能力?______
A.粘附能力
B.抗吞噬能力
C.产生毒素能力
D.扩散能力
A
B
C
D
C
[解析] 侵袭力是指细菌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增殖和扩散的能力。
5. 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______。
A.芽胞
B.普通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A
B
C
D
B
[解析] 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菌毛,通过其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而粘附定居在黏膜表面,有助于细菌侵入。
6. 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______。
A.普通菌
B.透明质酸酶
C.脂磷壁酸
D.内毒素
A
B
C
D
B
[解析] 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其可分解结缔组织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质酸,使细胞间隙扩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于细菌及其毒素向周围及深层扩散。
7. 细菌内毒素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______。
A.芽孢
B.肽聚糖
C.O抗原
D.脂多糖
A
B
C
D
D
[解析]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8.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______。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红疹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A
B
C
D
D
9. 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______。
A.大肠杆菌
B.霍乱弧菌
C.肉毒梭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A
B
C
D
C
10. 带菌者是指______。
A.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
A
B
C
D
A
11. 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______。
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A
B
C
D
C
[解析] 抗体一般和特定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
12. 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毒素侵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为______。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A
B
C
D
B
[解析]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
13. 下列病毒感染中以隐性感染居多的是______。
A.麻疹
B.狂犬病
C.流感
D.乙型脑炎
A
B
C
D
D
[解析]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乙型脑炎病毒常可引起人或动物(如马)的急性致死性感染,但在大多数人和动物中,乙型脑炎主要表现为隐形感染。
14.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血液传播的病毒______。
A.HBV
B.HIV
C.HCV
D.乙型脑炎病毒
A
B
C
D
D
[解析] 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吞噬细胞内增殖,并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而引起炎症。
15.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是______。
A.麻疹病毒
B.轮状病毒
C.HAV
D.乙型脑炎病毒
A
B
C
D
A
16. 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是______。
A.HAV
B.HBV
C.HIV
D.流感病毒
A
B
C
D
A
17. 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是______。
A.风疹病毒
B.腺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狂犬病毒
A
B
C
D
C
18. 下列哪种病毒不是经虫媒感染?______
A.乙型脑炎病毒
B.森林脑炎病毒
C.登革热病毒
D.狂犬病毒
A
B
C
D
D
[解析] 狂犬病毒无传播媒介,属于人畜共患疾病。
19. 不能经垂直感染的病毒是______。
A.HIV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风疹病毒
D.HBV
A
B
C
D
B
[解析] 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
20. 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______。
A.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B.诱导干扰素产生
C.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D.中和病毒毒素
A
B
C
D
C
21. 病毒的致病因素是______。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力
D.以上均不对
A
B
C
D
D
22. 下列病毒哪种易导致潜伏感染?______
A.出血热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流感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A
B
C
D
D
23. 哪项不是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______。
A.继发感染
B.细胞融合
C.整合感染
D.形成包涵体
A
B
C
D
A
24. 防止病毒血行扩散的最有效的物质是______。
A.IFN
B.IgM,IgG
C.IgG,IgA
D.IgM,IgA
A
B
C
D
B
[解析] 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中出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中和抗体、血凝抑制体、补体结合抗体等。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IgG、IgM和SIgA三大类免疫球蛋白。但特性不同。IgG在体液中含量最高。分子量小,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一般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保留来自母体的IgG抗体,较少患病毒性传染病。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如在新生儿血中测得特异性IgM抗体,提示有宫内感染。IgM也是最早产生的抗体,故检查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分泌型IgA(SIgA)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可阻止病毒的局部黏膜入侵。
25. 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______。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A
B
C
D
B
26. 抗菌药物是______。
A.对病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B.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C.对病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
D.能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A
B
C
D
C
27. 抗菌谱是______。
A.药物的治疗指数
B.药物的抗菌范围
C.药物的抗菌能力
D.抗菌药的治疗效果
A
B
C
D
B
28. 下列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是______。
A.头孢哌酮
B.头孢他啶
C.头孢孟多
D.头孢拉定
A
B
C
D
B
29. 下列药物中,治疗支原体感染的肺炎首选抗生素应是______。
A.万古霉素
B.头孢拉定
C.阿齐霉素
D.阿米卡星
A
B
C
D
C
30. 克林霉素由于作用机制与______相似,可呈拮抗作用,故不宜合用。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头孢氨苄
D.万古霉素
A
B
C
D
B
31. 下列哪种药物对克林霉素所致伪膜性肠炎有较好疗效______。
A.万古霉素
B.红霉素
C.林可霉素
D.吉他霉素
A
B
C
D
A
32. 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抗生素是______。
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四环素
A
B
C
D
B
33.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机制是______。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敏感菌DNA回旋酶
D.抑制敏感菌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E.抑制敏感菌二氢蝶酸合酶
A
B
C
D
E
C
34. TMP与磺胺甲恶唑联合用药的机制是______。
A.增加吸收
B.促进分布
C.减慢药物的消除
D.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A
B
C
D
D
35. 可首选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______。
A.甲氧苄啶
B.司氟沙星
C.氧氟沙星
D.磺胺嘧啶
A
B
C
D
D
36. 甲硝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______。
A.白细胞减少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恶心和口腔金属味
D.肢体麻木
A
B
C
D
C
37. 应用异烟肼时,常用维生素B
6
的目的______。
A.增强疗效
B.防止周围神经炎
C.延缓抗药性
D.减轻肝损伤
A
B
C
D
B
38. 异烟肼的作用特点不包括______。
A.抗菌谱广
B.杀菌力强
C.穿透性好
D.单用易产生抗药性
A
B
C
D
A
39. 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都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是______。
A.异烟肼
B.乙胺丁醇
C.利福平
D.链霉素
A
B
C
D
C
40. 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______。
A.溶血
B.过敏性休克
C.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A
B
C
D
B
[解析] 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IgE抗体。IgE为亲细胞抗体,会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与IgE抗体结合,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及合成生物活性介质,生物活性介质随血流散布至全身,作用于皮肤、黏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皮肤黏膜过敏,呼吸道过敏反应等症状。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41. 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______
A.脾大
B.肝大
C.食道静脉曲张
D.痔核形成
A
B
C
D
B
[解析] 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包括:脾肿大、胃肠淤血水肿、侧支循环形成、腹水。
42. 毛玻璃样肝细胞内嗜酸性颗粒的性质是______。
A.包涵体
B.嗜酸性坏死
C.细胞内玻变
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A
B
C
D
D
43. 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______。
A.大白肾
B.蚤咬肾和大红肾
C.多发性小脓肿
D.多囊肾
A
B
C
D
B
[解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侧肾轻到中度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充血,称为大红肾,有时表面及切面有散在的粟粒大小出血点,称为蚤咬肾。
4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______。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增生性炎
D.化脓性炎
A
B
C
D
C
45. 急性肾盂肾炎是______。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A
B
C
D
D
[解析] 急性肾盂肾炎是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46. 子宫颈癌最常发生于______。
A.子宫颈外口
B.子宫颈内口
C.子宫颈前唇
D.子宫颈后唇
A
B
C
D
A
47. 下列哪项不是乳腺癌的特征______。
A.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
B.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C.多发于绝经前后
D.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
A
B
C
D
C
48. 导致甲状腺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______。
A.垂体肿瘤
B.缺碘
C.自身免疫反应
D.先天性疾患
A
B
C
D
B
[解析]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49. 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是______。
A.伤寒肉芽肿
B.脾肿大
C.肝肿大
D.腹直肌变性
A
B
C
D
A
50. 诊断结核最主要的根据是______。
A.上皮样细胞
B.多核巨细胞
C.干酪样坏死
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
A
B
C
D
D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