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 悟已往之不谏,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荀子·劝学》)
村 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6. 这两首诗在写夜景方面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
白居易的诗重在描写室外景,写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景物有动有静。朱淑真的诗重在描写室内景,写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
7. 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
白居易的诗着色淡雅,氛围悠然静美,全诗意境宁静恬淡。虽然一、二句描绘了秋夜潇潇孤寂的特点,但三、四句转而描写田野的荞麦如雪的美景,又给人一种美感,表达了诗人的恬淡心境。朱淑真的诗意境凄清孤寂,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描写明月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表达了诗人凄凉孤寂的心境。
五、写作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态不一样,问题的解决也不一样,你的生活道路也就不一样。
请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参考范文] 开了窗,迎接阳光
每个人都有一间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关了窗,拉上窗帘,一辈子在阴暗与寒冷中蜷缩发抖;有的人开了窗,迎接阳光,明媚与温暖时时刻刻围绕在身边,一路昂首前行。
——题记
有这样一个流传多时的故事:
两兄弟在沙漠中跋涉数日,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他们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剩下一个苹果,哥哥叹息说:“完了,只剩一个了。”弟弟兴奋地说:“太好了,还有一个。”
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哥哥最终身埋沙堆,弟弟却坚强地走出了沙漠。如果那位哥哥当时并不是那种消极的心态,如果他能像弟弟那样对自己说一声“太好了,还有一个”,结局也许就不会那么悲哀了。可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理状态对人生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反之则迥然不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下定决心灭吴,重建昔日辉煌,他做到了;苏武在遥远的边疆遥望祖国,他坚信他能回来,他做到了;司马迁在受尽折磨的绝境中坚定信念完成《史记》,他也做到了。无数的事实摆在眼前,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焉能不成功?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天方夜谭。面对挫折艰险,积极的人视之如粪土;消极的人望而生畏,徘徊不前。就好比登山,积极的人不会惧怕沿途的荆棘,不会被山的险峻所吓倒,他终究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消极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会怯懦地告诉自己“畏途巉岩不可攀”,于是就永远没有机会领略“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壮景。人生确如这登山一般,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是否积极向上。
每个人都有一间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关了窗,拉上了窗帘,一辈子在阴暗与寒冷中蜷缩。也许是因为没有朋友,也许是因为失败而受了打击,但是为什么关上窗,为什么拒绝阳光呢?为何不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千万不要自我作践,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开了窗,迎接阳光,日子就会不一样!
罗曼·罗兰在他的随笔集里说:“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一个在战乱年代中生存的人尚能如此看待生活,那么现在的我们呢?幸福已经在敲门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开窗、不开门呢?又有什么理由消极处世呢?
开了窗,迎接阳光。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一定可以“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定可以在畅阔的蓝天振翅翱翔。
(来源:高中语文教学网,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