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因此,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对 错
B
[解析] 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可能含在存货中,不一定影响本期损益。
2. 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应该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对 错
B
[解析]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3.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各种内部条件的统称。
对 错
B
[解析]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
5. 如果原材料在生产产品的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则用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完工率为该工序累计的工时消耗定额与完工产品工时消耗定额的比率。
对 错
B
[解析] 如果原材料在生产产品的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则用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完工率为该工序累计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与完工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率。
8. “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对 错
B
[解析] “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9. 企业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等管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车间管理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对 错
B
[解析] 企业发生的车间管理费用,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相应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不能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四、计算题1. A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2011年12月1日,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6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4万元。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采购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378万元,增值税234.26万元,另支付运杂费2万元,所有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1400万元。
(2)采购材料一批,月末材料已经到达验收入库,但未收到发票,该材料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
(3)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全部用于生产产品。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应交税费要求写明细科目,分录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1)借:材料采购 13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34.26
贷:银行存款 1614.26
借:原材料 1400
贷:材料采购 1400
借:材料采购 2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
(2)月末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1000
贷:应付账款 1000
(3)材料成本差异率=(4-20)-(600+1400)×100%=-0.8%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600×(-0.8%)=-12.8(万元)
借:生产成本 1600
贷:原材料 16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12.8
贷:生产成本 12.8
2. A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业务如下:
(1)2006年1月2日,以每股买入价10元的价格从证券二级市场购入B股份有限公司(简称B公司)的股票200万股,每股价格中包含有0.2元的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假定现金股利不考虑所得税),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A公司购入的股票占B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25%,并准备长期持有,且能够对B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施加重大影响。当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为8000万元。
(2)2006年1月25日,A公司收到B公司分来的购买该股票时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06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宣告不分配股利;
(4)2007年2月8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30元;
(5)2007年3月2日,A公司收到B公司分派的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
(6)2007年度,B公司发生净亏损200万元;
(7)2008年1月28日,A公司将持有的B公司的股票全部售出,收到价款净额2300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要求:
编制A公司上述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980
应收股利 40
贷:银行存款 2020
(2)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3)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4)借:应收股利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
(5)借:银行存款 60
贷:应收股利 60
(6)借:投资收益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
(7)借:银行存款 2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980
——损益调整 90
投资收益 230
3. 东方公司为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企业,于2009年1月1日自建完成一幢办公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办公楼的造价为2100万元(开发成本计入“开发成本”科目),租期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5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幢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幢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15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幢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2012年1月5日将该幢办公楼对外出售,收到2100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东方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假定按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租金收入,答案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2009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100
贷:开发成本 2100
(2)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3)2010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4)2011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5)2012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2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4. 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400万元的劳务合同,甲公司为乙公司开发一套系统软件 (以下简称项目)。2003年3月2日项目开发工作开始,预计2005年2月26日完工。预计开发完成该项目的总成本为36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2003年3月30日,甲公司预收乙公司支付的项目款170万元存入银行。
(2) 2003年甲公司为该项目实际发生劳务成本126万元。
(3) 至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为该项目累计实际发生劳务成本315万元。
(4) 甲公司在2003年、2004年末均能对该项目的结果予以可靠估计。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03年、2004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
(2) 计算甲公司2003年、2004年该项目应确认的收入和费用。
(3) 编制甲公司2003年收到项目款、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2003年项目应确认的收入=400×35%=140(万元)
2003年项目应确认的费用=360×35%=126(万元)
2004年项目应确认的收入=400×52.5%=210(万元)
2004年项目应确认的费用=315-126=189(万元)
(3)2003年收到项目款时:
借:银行存款 170
贷:预收账款 170
确认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1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
确认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6
贷:劳务成本 126
五、综合题1. 某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平时采用表结法编制会计报表。该企业11月30日有关损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如下表所示:
收益类科目 | 期末余额 | 成本费用科目 | 期末余额 |
主营业务收入 | 1600000 | 主营业务成本 | 1000000 |
其他业务收入 | 320000 | 其他业务支出 | 110000 |
投资收益 | 30000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32000 |
营业外收入 | 120000 | 销售费用 | 80000 |
| | 管理费用 | 240000 |
| | 财务费用 | 50000 |
| | 营业外支出 | 180000 |
12月份,该企业发生如下业务:
①购买原材料一批,购买价格总额为20000元,另支付增值税3400元,该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的商品已经验收入库。
②向W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销售价格总额为150000元,销售产品已经发出,为对方代垫运杂费5000元,价款尚未收取。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00000元。
③销售库存的不需用的原材料一批,销售价格总额为40000元,收到对方开具的期限为3个月,票面金额为46800元的不带息票据一张。该原材料的成本为25000元。
④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报废。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9000元,累计折旧为72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当时预计的净残值为零。进行清理时,出售废料收入价款1000元,发生清理赞用800元,收入的价款和支付的清理费用均通过银行进行收付。并经批准结转营业外收入。假定不考虑出售废料收入相关的税费。
⑤通过国家慈善基金会向灾区捐赠现金1000元,用于救灾。
⑥以现金支付生产人员工资10000元,销售人员工资8000元,支付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⑦本年银行借款80000万元,年借款利率为 5%,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借款利息4000元。
⑧将一项短期投资转让,该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700元,收入转让价款10200元,相关价款已存入银行。
⑨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用房房租2000元。计算支付营业税金及附加3000元。
⑩结转有关损益类项目。
要求:
(1)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当年应当交纳所得税和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1)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借: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②借:应收账款 180500
贷:主营业务收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5500
银行存款 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
③借:应收票据 46800
贷:其他业务收收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8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000
贷:原材料 25000
④借:固定资产清理 2700
累计折旧 72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固定资产清 1000
借:固定资产清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0
贷:营业外收入 900
⑤借:营业外支出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⑤借:制造费用 10000
销售费用 8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库存现金 21000
⑦借:财务费用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⑧借:银行存款 102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8700
投资收益 1500
⑨借:管理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3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⑩借:主营业务收入 1760000
其他业务收入 360000
营业外收入 120900
投资收益 31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100000
其他业务成本 135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5000
营业外支出 181000
销售费用 88000
管理费用 248000
财务费用 54000
本年利润 431400
(2)计算当年应当交纳所得税和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431400
本年应交所得税=431400×33%
=142362(元)
本年实现净利润=431400-142362
=289038(元)
借:所得税费用 14236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42362
借:本年利润 142362
贷:所得税费用 142362
2.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1)2000年11月1日,接受乙企业捐赠的需要安装的专用设备一台,但乙企业未提供该项专用设备的有关凭证,市场上该类专用设备的价格为100万元。甲企业收到该专用设备后立即投入安装。
(2) 在安装上述专用设备过程中,领用生产用库存原材料1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1.7万元;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一批,成本为40万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50万元;应付未付工程人员的工资为15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为4.8万元。
(3) 2000年12月15日,该项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第一基本生产车间使用。
(4) 该专用设备估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折旧。
(5) 2003年12月25日,甲企业将该专用设备对外出售,获得价款90万元存入银行。
假定甲企业在接受捐赠以及出售该项专用设备时均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
(1) 编制甲企业接受捐赠专用设备的会计分录。
(2) 编制甲企业安装专用设备的会计分录。
(3) 编制甲企业专用设备安装完工,并投入使用的会计分录。
(4) 计算甲企业的该项专用设备2001年和200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5) 编制甲企业出售该项专用设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均用万元表示;“资本公积”科目要求写出二级明细科目,“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1) 借:在建工程 1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00
(2) 借:在建工程 80
贷:原材料 10
库存商品 4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销项税额) 8.5
应付工资 15
银行存款 4.8
(3) 借:固定资产 180
贷:在建工程 180

(5) 借:固定资产清理 43.2
累计折旧 136.8
贷:固定资产 180
借:银行存款 9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6.8
贷:营业外收 46.8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