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1.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2.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情感态度五级目标是什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中情感态度的五级目标是: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
(2)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3)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
(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
(6)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请教,勇于克服困难;
(8)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9)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3.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课程的三级目标是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课程的三级分级目标是:
(1)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
(3)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4.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七级目标对“认知策略”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七级目标对“认知策略”的目标要求是:(1)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2)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3)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4)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5)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和推测段落大意;(6)在学习中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
5. 高中英语标准中语言知识七级目标对语法的要求是“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八级去掉了“简单地”三个字,如何理解这一变化?
七级是基本要求,八级是较高要求,在语言形式力求准确和流畅的前提下,要力争做到得体。不同的文体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如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的语言是不同的,电子邮件和书面信件也不完全相同。学生应熟悉常见的几种文体表达,适当地使用复合句、连接词,在语言使用的贴切性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文体要求规范、语句流畅。
6. 如何理解语言知识八级目标“功能”中的“在实际生活中较熟练地实现信息沟通的目的”?
熟练的信息沟通能力指能够运用各种基本功能进行介绍、邀请、约会、提供帮助、打电话、提醒注意、警告、劝告和建议;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感情;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问、质疑,简明地叙述过程、描述事物、阐述观点;能给外国朋友写信介绍自己的生活;能给外国人指路、翻译;能给参观者介绍本地情况;外出旅行时会问路、订餐、打电话、买票,有意识地参与交际活动。
7. 中学英语课程重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请问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哪五个方面的基础之上?这五个方面与语言运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8. 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标准中语言技能七级目标对“说”的要求是什么?
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标准中语言技能七级目标对“说”的要求是:(1)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2)能根据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有条理地做简短的发言;(3)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4)能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5)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意图。
9.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0. 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七级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的七级目标是:(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人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7)了解英语国家的人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11.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12. 高中英语课程语言知识九级目标对“词汇”的要求是什么?
高中英语课程语言知识九级目标对“词汇”的要求是:(1)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能根据交际话题、场合和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进行交流或表达。
13. 高中英语课程七级目标是什么?
高中英语课程七级目标为: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如事务通知和邀请信等。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语言实践活动。能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基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14.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内容标准的情感态度五级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内容标准的情感态度五级标准是:(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2)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3)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5)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6)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请教,勇于克服困难;(8)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9)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15. 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1)形成性评价(占60%):①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种口语活动,如背诵、朗读、回答问题、复述故事或描述图片、对话、讨论、辩论、角色表演、游戏和竞赛等;②课后创设口语活动或布置任务,对活动效果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③定期对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进行口语考查或填写评价表。(2)终结性评价(占40%):①可为学生指定短文,让学生在考试中抽取短文,进行朗读,并从语音、语调、断句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基本口语能力;②阅读一篇短文后让学生复述短文的内容,考查学生的总结和语言组织运用能力;③角色扮演,考查学生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④面谈,考查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难度较高。
16.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中,“任务”以意义和语言运用为主要导向,那么“任务”的特点有哪些呢?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具有特定的目标、合适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具体来说:(1)有意义。任务应具有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2)可完成。任务应是学生通过学习所学的内容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学生无法完成或与所学内容无关的任务。(3)有差距。任务应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必须在学习所学内容之后才能完成。(4)运用性。任务应该是运用性的任务,以交际性任务为主,可有少量的非交际性任务。(5)真实性。任务应该运用真实、语境真实、语义真实,符合学生真实兴趣、针对学生真实困难。
17. 认知法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哪些应用?
认知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
(1)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认知法课堂的基本教学手段,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并归纳事物的规律,并把它们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避免教师“满堂灌”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发现学习主要适用于对语法及词汇的讲解。
(2)提问
在认知法指导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语言。在实践中,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达到这个目的:①将问题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挖掘和拓展,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语言生成机制,为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提供机会。③小组活动。这类活动一般在讲解完课文之后进行。每讲完一篇课文或一个语法现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文或该语法现象联系较为紧密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之后再让各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报告自己小组练习的结果,或把练习结果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给他们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18. 形成性英语口语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形成性英语口语评价的方式有:(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可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个别提问来实现。(2)学生间互相评价,主要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实现。(3)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可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演、对话、游戏和竞赛来实现,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进行。
19. 简述任务设计的几种类型。
列举型任务,即围绕所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有关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2)排序型任务,即教师把课文段落或图片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排列。(3)比较型任务,即从不同的材料或叙述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4)问题解决型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现存的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5)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即鼓励学生自由地用英语进行个人经历的分享和交流。(6)创造型任务是由两人小组或多人小组合作完成的。它包括列表、排序与分类、对比和解决问题等类型的任务。此类任务一般要求学生课外完成。
20. 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的根本作用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包括:(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学决策的依据;(5)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起到促进和强化作用。
21. 如何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2)评价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就;(3)评价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4)评价是否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22. 请简述中学英语学习评价的原则。
中学英语学习评价的原则有:(1)科学性原则:学习评价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发展潜能等;(2)导向性原则:学习评价应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评价既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其学习过程;(3)多样性原则:评价形式多样化,尤其是形成性评价,要含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4)可行性原则:操作要简便易行,不应过多加重师生负担;(5)发展性原则: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破除“只有难倒学生才能体现评价者水平”的观念。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反馈信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3. 任务型教学的步骤有哪些?
任务型教学主要有三个步骤:即前任务、任务环阶段和语言焦点。(1)前任务目的是介绍主题和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话题、激活语言、语言准备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任务前的活动。(2)任务环阶段主要有三种活动,即任务、计划和汇报。任务阶段主要强调流畅性,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计划阶段学生为即将开始的汇报做准备,其注意力转移到语言的准确性上;汇报阶段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做汇报。(3)语言焦点,亦称之为语言分析。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者要对重要语言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操练。本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某些方面的意识,同时进行适量的教师控制型练习。
24.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理念是什么?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理念主要有:(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2)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3)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4)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5)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6)评价应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7)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8)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二、教学设计题1.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
(1)学生能够通过组队模仿电影配音来听说读写某些词汇;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One possible version:
Teaching plan
Step 1. Speaking
1. Ask students to make groups to choose movies. Ask them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is your favorite movie?
2. Language points:
A. for your reference
B. stay with; what is true in your heart
C. think about
D. in one's heart
F. decide on/upon; make up one's mind
Step 2. Talking
1. Students in groups of 3 discuss with their members and then write a note for anyone who would like to join them.
2. Show their notes in class.
Step 3. Speaking task
1. Discussion: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nd discuss what movies they like and give their reasons.
2. Students show their results of discussion.
Step 4. Assignment
1. Talk more about movies and actors with your classmates.
2. Prepare for the lesson about writing.
2.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
(1)学生通过对例文的学习能够完成Invitation Letter的写作;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One possible version:
Teaching plan
Step 1. Warming up
Lead in. Writing an invitation letter conveying our sincerity of inviting someone to join a party, so when we hold a party or ceremony, we need to write an invitation letter.
Step 2. Reading
1. Scanning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Why does Lily Shang invite Mr. Ding?
(2) Ask one or two studen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2. Carefully reading
(1) 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intonation.
(2) Explain language points: (some important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ook after: 负责,照料,照顾
Example: Don't worry about me.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be busy with... 忙于做……
Example: I am busy with drawing from Monday to Friday.
It is my honor to do/that... ……是我的荣幸
Example: It is really my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for an interview.
It is my honor that you thought I could take this position.
After explanation, finish the exercises.
Structure of an invitation letter:
Paragraph 1: Tell the people the reason for your invitation.
Paragraph 2: Tell the peopl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ime, place, etc.
Paragraph 3: Convey your sincerity.
Step 3. Homework
Write an invitation letter.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itation letter.
3. 请设计一个教案,达到以下目的:
(1)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未来的计划;
(2)学生能够听说读“what are you doing on holiday? I'm doing...”用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One possible version:
Teaching plan
Step 1. Warming up
Ask some question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weekend?
What is your plan for the coming summer holiday?
Step 2. Pre-reading
1.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teacher's holiday.
2. Ask students: Where is it? What did the teacher do in the holiday?
Step 3. While-reading
1. Scanning: Students read quickly and answer: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2. Skimming: Students read again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on the students' hook.
3. Students read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Step 4. After-reading
Students discuss in pairs:
1. Ding Yao's and Zhang Ming's different plans about their weekends.
2.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holiday?
Step 5. Assignment
1. Surf the Internet and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they want to go to in the holiday.
2. Retell the passage using your own words.
3. Make a plan for a family trip.
4. 请设计一个教案,达到以下目的:
(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
(2)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One possible version:
Teaching plan
Step 1
List some sentences including the definite article or the indefinite article.
Example:
This is the CD I told you about.
I've been learning the piano for four years.
He's got a new bike.
He works as a waiter.
Step 2
Conclude the direction for using of the definite article and the indefinite article.
Use the definite article "the"
1. with singular or plural nouns, when you expect the person who is listening to knows which person or thing you are talking about
2. with the names of oceans, rivers, groups of islands or mountains, deserts
3. when talking about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Use the indefinite article "a/an"
1. when the other person does not know which person or thing you are talking about or when you are not referring to a particular person or thing
2. when talking about a type or class of people or things
3. in prices, speeds, etc.
4. sometimes with 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etc.
Step 3
Blank-filling Exercise
1. The Thames goes through Oxford and London.
2.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row across the Atlantic.
3. Thank you for the flowers that you brought me.
4. Could you bring me a knife?
5. She's an accountant.
6. I go to the gym three times a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