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1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是_______
A.公元前在地中海沿岸形成的一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
B.中国秦汉时期形成的一些不成文的商事规则
C.公元以前在欧洲大陆逐渐形成的一些商事法规
D.公元初年在北欧形成的一些商事习惯法
A
B
C
D
A
[解析] 早在公元前,地中海沿岸出现了频繁的国际经济往来和贸易活动,在此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这就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答案为A。
2. 处于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所直接涉及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_______
A.国家
B.大托拉斯
C.私人
D.国家联盟
A
B
C
D
C
[解析] 国际经济法萌芽阶段直接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私人而不是国家。答案为C。
3. 作为近现代国际商务条约的萌芽和先河的法律规范是_______
A.《康索拉多海商法典》
B.“汉萨联盟”的商务规约
C.“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罗得法
A
B
C
D
B
[解析] 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欧洲某些城市国家之间缔结的重要商约,特别是“汉萨联盟”的商务规约,成为近现代国际商务条约的萌芽和先河。答案为B。
4. 1924年签订的《关于提单法规统一化的国际公约》,专门对海上运输中托运人与承运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统一规定,该公约通常简称为_______
A.《华沙公约》
B.《伯尔尼公约》
C.《日内瓦公约》
D.《海牙规则》
A
B
C
D
D
[解析] 1924年签订的《关于提单法规统一化的国际公约》,通常简称《海牙规则》。答案为D。
5. 1928年至1932年,国际法协会制订的专对CIF买卖合同双方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作出统一规定的规则是_______
A.《华沙—牛津规则》
B.《格拉斯哥规则》
C.《约克—安特卫普规则》
D.《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A
B
C
D
A
[解析] 国际法协会于1928年至1933年制定了《华沙—牛津规则》,专门对CIF买卖合同双方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作了统一规定。答案为A。
6. 近现代民族国家统一国内商事立法的滥觞是_______
A.德国1900年颁行的《德国商法典》
B.法国1807年颁行的《法国商法典》
C.法国在1673年和1681年先后颁行的《商事条例》和《海商条例》
D.荷兰1838年颁行的《荷兰商法典》
A
B
C
D
C
[解析] 1673年和1681年法国先后颁行了《商事条例》和《海商条例》,是近现代民族国家统一国内商事立法的滥觞。答案为C。
7. 民商合一的做法开始于_______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瑞典商法典》
D.《瑞士民法典》
A
B
C
D
D
[解析] 在民法典之外不再另订商法典,把商事法律规范也纳入民法典之中,这种立法体制通称“民商合一主义”。民商合一的做法开始于瑞士1911年颁行的《瑞士民法典》,后来也有一些国家仿此办理。答案为D。
8. 成为奥地利、日本以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商事立法蓝本的是_______
A.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
B.1900年的《德国商法典》
C.1911年的《瑞士民法典》
D.1838年的《荷兰商法》
A
B
C
D
B
[解析] 1900年德国颁行的《德国商法典》,对奥地利、日本以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的商事立法都有重大影响,并成为这些国家师承的立法蓝本。答案为B。
9. 1947年10月,由23个国家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旨是_______
A.在世界范围内促进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国际合作
B.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自由化
C.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关税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从而促使国际贸易自由化
D.在世界范围内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A
B
C
D
C
[解析] 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该协定的主旨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关税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从而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答案为C。
10. ______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使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世界通用的货币,从而让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长达27年。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
A
B
C
D
B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的美元和黄金的固定比价,是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世界通用的货币,从而让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中享有特权,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达27年。答案为B。
11.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机构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政府间组织,它采用的是_______
A.“一国一票”的平权原则
B.“特别表决制”
C.“加权表决制”
D.“集团表决制”
A
B
C
D
C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政府间组织,它排除“一国一票”,采用“加权表决制”。答案为C。
12. 首次吹响发展中国家共同为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团结战斗号角的是_______
A.第一次亚非会议
B.《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
C.196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A
B
C
D
A
[解析] 1955年4月28个国家在印尼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此次会议形成了“南南联合自强”的战略思想,首次吹响了发展中国家共同改造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团结战斗的号角。答案为A。
13. 正式确立各国对本国境内的自然资源享有永久性主权的基本原则的国际法律文件是_______
A.《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B.《关于经济发展与通商协定的决议》
C.《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
D.《关于自由开发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权利的决议》
A
B
C
D
C
[解析] 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联合斗争下,联合国大会于1962年底通过了《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承认各国对本国境内的一切自然资源都享有不可剥夺的永久主权;尊重各国的经济独立,一切国家都有权依据本国的利益自由处置本国的自然资源。答案为C。
14. 联合国宣布“必须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的宣言是_______
A.《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
B.《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D.《关于殖民地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宣言》
A
B
C
D
A
[解析] 1960年底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该宣言宣布了“必须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答案为A。
15. 下列哪一次国际会议围绕“原料与发展”这一主题而展开讨论?_______
A.1955年万隆会议
B.196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
C.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D.2000年联合国“千年峰会”
A
B
C
D
C
[解析] 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下,联合国大会于1974年4月召开了第6届特别会,围绕着“原料和发展”这一主题,专门讨论了反对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改造国际经济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安排,一致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答案为C。
16. 1974年联合国通过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指出,阻挠发展中国家以及弱小民族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进步的最大障碍仍然是_______
A.发达国家对弱小民族的殖民掠夺和占领
B.发展中国家以及弱小民族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冲突和争斗
C.旧殖民统治的残余和新殖民主义的控制
D.各国壁垒森严的贸易体制
A
B
C
D
C
[解析] 1974年4月联合国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该《宣言》指出:旧殖民统治的残余和新殖民主义的控制,仍然是阻挠发展中国家以及弱小民族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进步的最大障碍。答案为C。
17. 20世纪70年代开始,南北分歧的焦点日益明显地集中于整个国际经济结构应否实行根本变革,其核心内容在于_______
A.世界财富如何实行国际分配
B.世界财富如何实行国际再分配
C.国际生产分工体制的改革
D.国际产品交换体制的改革
A
B
C
D
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开始,南北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整个国际经济结构是否应当实行根本改革,其核心内容是世界财富如何实行国际再分配。答案为B。
18. 世贸组织及其法制规则的发展历程中,1986—1994年乌拉圭回合艰难谈判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A.世界财富的国际再分配,特别是南北两大类国家经济上的利害得失,很难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与平衡
B.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的存在
C.世界财富的国际分配不均
D.南北两大类国家政治上的利害得失很难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与平衡
A
B
C
D
A
[解析] 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之所以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财富的国际再分配,特别是南北两大类国家经济上的利害得失,很难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与平衡。答案为A。
19. “跨国法”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
A.英国学者施瓦曾伯格
B.美国学者杰塞普
C.日本学者金泽良雄
D.法国学者卡罗
A
B
C
D
B
[解析] “跨国法”理论的首倡者是美国学者杰塞普。答案为B。
20. “法律冲突法”或“法律适用法”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各国涉外的私人之间的关系
C.各国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D.各国涉外的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A
B
C
D
B
[解析] 国际私法又称“法律冲突法”或“法律适用法”,它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各国涉外的私人之间的关系。答案为B。
21. 现代国际法的公认基石是_______
A.各国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
B.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
C.法律的强制力
D.经济贸易自由化
A
B
C
D
A
[解析] 各国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公认基石。答案为A。
22. 由各种国际性民间团体制订的用以调整国际私人经济关系的各种商务规则称为_______
A.国际商务条约
B.国际商务公约
C.国际商务惯例
D.国际商务协定
A
B
C
D
C
[解析] 所谓国际商务惯例,主要是指由各种国际性民间团体制定的用以调整国际私人经济关系的各种商务规则。答案为C。
23. 从总体上来说,国际商务惯例所具有的法律上的约束力来源于_______
A.当事人各方的共同协议和自愿选择
B.国家的主权
C.国家的强制力
D.国际舆论的强制力
A
B
C
D
A
[解析] 国际商务惯例对特定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约束力来源于当事人各方的共同协议和自愿选择,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合意采用,是没有约束力的。答案为A。
24. 唐朝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央政府相继在重要通商口岸设置的专门负责掌管和监督海上船舶贸易来往和入境出境征税事宜的职位是_______
A.海关使
B.海上贸易使
C.市舶使
D.贸易使
A
B
C
D
C
[解析] 唐朝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央政府相继在重要通商口岸设“市舶使”,专门负责掌管和监督海上船舶贸易来往和入境出境等事宜。答案为C。
25. 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中央机构是_______
A.市舶使
B.榷易院
C.市舶司
D.贸易院
A
B
C
D
B
[解析] 北宋初期,在京师设立的“榷易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中央机构。答案为B。
26. ______是新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一贯坚持的、最基本的法理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健康发展的两大基石。
A.自主自愿、平等互利
B.独立自主、平等互利
C.自主自愿、公平互利
D.独立自主、公平互利
A
B
C
D
B
[解析] 新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一贯坚持的、最基本的法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是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原则,同时它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健康发展的两大基石。答案为B。
27. 1949年11月,由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参与成立的统筹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的机构是_______
A.“纽约统筹委员会”
B.“伦敦统筹委员会”
C.“巴黎统筹委员会”
D.“华盛顿统筹委员会”
A
B
C
D
C
[解析] 1949年11月,在美国的策动下,十几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答案为C。
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
A.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
B.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宽领域、多层次、大范围
A
B
C
D
C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积极姿态走向世界,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为C。
29. 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_______
A.自发的、朴素的
B.自为的、单纯的
C.自发的、纯粹的
D.自觉的、成熟的
A
B
C
D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从传统上的自发的、朴素的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法理原则进入到自觉的、成熟的发展阶段。答案为D。
30.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不变的_______
A.基本国策
B.重要国策
C.核心政策
D.指导方针
A
B
C
D
A
[解析] 历史事实表明: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答案为A。
二、多项选择题
1. 广义说认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有_______
A.国家政府
B.国际组织
C.个人
D.法人
E.自然人
A
B
C
D
E
ABCD
[解析] 狭义说认为国际经济关系专指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组织之间或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参加国际经济交往、构成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限于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在国际公法上具有独立人格的其他实体。广义说认为国际经济关系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而且包括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答案为ABCD。
2. 关于国际经济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它通常指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在每一特定历史阶段,往往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或模式
B.它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各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实力对比
C.它的建立和变迁主要受控于国际大国的意志
D.国际经济法是巩固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
E.国际经济法是促进变革旧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A
B
C
D
E
ABDE
[解析] 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各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实力对比。其他选项说法正确,考生应注意识记。答案为ABDE。
3. 处于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主要有_______
A.罗得法
B.万民法
C.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
D.“汉萨联盟”式的商务规约
E.现代商人法
A
B
C
D
E
ABCD
[解析] 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散见于某些间接记载中的“罗得法”,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中世纪民间编纂的国际性商事习惯法法典,诸如汉萨法等海事商事法典。答案为ABCD。
4. 中世纪,被用于调整国际商务关系的国际习惯法有_______
A.万民法
B.《康索拉多海法》
C.汉萨法
D.维斯比法
E.罗得法
A
B
C
D
E
BCD
[解析] 中世纪民间编纂的国际性商事习惯法法典,诸如13世纪至16世纪间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各地的《康索拉多海法》、阿马斐法、比萨法、奥列隆法、维斯比法、汉萨法等海事商事法典。答案为BCD。
5. 下列关于汉萨联盟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_
A.它是14~17世纪期间北欧诸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组织
B.它以北德意志诸城市国家为主
C.它是14~17世纪期间东欧诸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组织
D.它出现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阶段
E.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互相协调和保护各加盟城市国家的贸易利益和从事贸易的各加盟国的公民,并且共同对付联盟以外的“商敌”
A
B
C
D
E
ABE
[解析] 出现于国际经济法萌芽阶段的汉萨联盟是14—17世纪期间北欧渚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组织,以北德意志诸城市国家为主,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互相协调和保护各加盟城市的贸易利益和从事贸易的各加盟国的公民,并且共同对付联盟以外的“商敌”。答案为ABE。
6. 下列关于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和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
A.它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具体和狭小,具有特定的专题性或专项性
B.它们主要用来调整私人之间的涉外经济关系
C.它们对缔约国政府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D.它们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E.它们大都是由国际性民间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制订的
A
B
C
D
E
ABD
[解析] 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和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属于公约和协定,皆对缔约国政府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这些公约的缔结是由政府之间缔结的,而不是民间的团体或者是非政府组织。考生应当同时注意其他正确选项的表述和识记。答案为ABD。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经济法发展阶段出现的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的是_______
A.1931年的国际锡协定
B.1933年的国际小麦协定
C.1934年的国际橡胶协定
D.1975年的洛美协定
E.国际砂糖协定
A
B
C
D
E
ABCE
[解析] 影响比较大的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如1902年、1931年和1937年先后三度签订的国际砂糖协定,1931年的国际锡协定,1933年的国际小麦协定,1934年的国际橡胶协定等等。答案为ABCE。
8. 在国际经济法所经历的萌芽、发展和转折更新三大阶段中,在发展阶段出现的国际商务惯例有_______
A.《约克—安特卫普规则》
B.《华沙—牛津规则》
C.《托收统一规则》
D.《商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E.《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A
B
C
D
E
ABDE
[解析] 在国际经济法出现的发展阶段出现的国际商务惯例有1860年的《格拉斯哥规则》,后改名为《约克—安特卫普规则》,1928年至1932年国际法协会制定的《华沙—牛津规则》,1933年国际商会公布的《商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36年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答案为ABDE。
9. 1944年7月,在美国参加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45个国家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的主旨是_______
A.在世界范围内促进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国际合作
B.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关税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
C.促进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相对稳定和自由化
D.促使国际贸易自由化
E.促使国际经济一体化
A
B
C
D
E
AC
[解析] 1944年7月在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45个与会国家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其主要的宗旨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促进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国际合作,从而促进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相对稳定和自由化。答案为AC。
10. 被称为国际经济三大支柱的是_______
A.《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
E.《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A
B
C
D
E
ABC
[解析]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45个与会国家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以及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被称为国际经济法的三大支柱。答案为ABC。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