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山东省临沂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2014年
一、单项选择题
1.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______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A
B
C
D
B
[解析] 孔子的言语体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想按照周礼要求恢复社会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反映了他思想中礼的有关内容。
2. 唐太宗曾向大臣表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能形成这种可贵的认识,主要在于______
A.得益于李斯的不断劝谏
B.非常熟悉《资治通鉴》
C.对隋朝的灭亡感触深刻
D.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
A
B
C
D
C
[解析] 隋朝灭亡的教训是唐太宗“存百姓”可贵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
3. 中国汉字的演化特点是______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A
B
C
D
B
4.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体现了______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心学的理解。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故选C。
5.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中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______
①派遣维和部队 ②参加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例》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A
B
C
D
B
[解析] ②③属于地区相关国家或组织的活动,与联合国无关,因此排除;①④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故选B。
6. “牛顿的出现让一切成为光明”这句话说明______
A.牛顿学习刻苦
B.牛顿具有钻研精神
C.牛顿创立的完整的力学体系
D.发明了相对论
A
B
C
D
C
7. 大陆与台湾合并展出了元代的《富春山居图》,下列选项与该作品同时代的是______
A.顾恺之的《洛神赋》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A
B
C
D
C
[解析] 顾恺之的《洛神赋》是东晋的作品;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是唐代作品;王祯的《农书》是元代作品;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明代作品。故选C。
8. 下列建筑或工程中不属于专制决策的是______
A.长城
B.京杭大运河
C.军机处
D.票号
A
B
C
D
D
[解析] A、B、C三项是秦隋清专制统治的产物,故选D。
9. 理性主义的基础性人物是______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A
B
C
D
C
[解析] 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强调知识即美德,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故诜C。
10.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中国人善于学习
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
C.谋求社会进步
D.外国的帮助
A
B
C
D
B
11.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的。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______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希腊民主政治的理解。由“人民”和“统治”等关键词得知,希腊民主政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故选A。
12. 2012年8月26日至31日,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关于不结盟运动,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______
A.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
B.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和多极化
C.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社会主义力量
D.中国在不结盟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B
C
D
A
[解析] 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的宗旨和原则。
13. 李鸿章能够接受的维新主张有______
①创办新学堂 ②改革中央机构 ③创办新式军队 ④实行民主政治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A
B
C
D
D
[解析] 李鸿章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不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14.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______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由“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得知农民对政策的不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故选B。
15.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______
①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②都侵犯了中国主权 ③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④暂时调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B
C
D
A
[解析] 通过两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内容,分析各个因素,两个会议都具备:①是会议的表象;②是两次会议对中国的伤害;③是会议的实质;④是会议的结果。故选A。
16. 下列文献中,实现救国救民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是______
A.《天朝田亩制度》
B.《民报》
C.《新青年》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
B
C
D
D
17. 孙中山借鉴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提出了“五权宪法”其核心思想是政权、治权分立,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而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这体现了孙中山的______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主主义思想
D.扶助农工思想
A
B
C
D
B
[解析] 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提供了基础。
18.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与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共同之处______
A.都是最先表现在股市
B.都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C.都引发了战争
D.都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A
B
C
D
D
19.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关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A
B
C
D
D
[解析] 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故选D。
20. 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的相同之处______
①都走上了军事独裁的道路 ②都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③制定了内外有效的举措 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B
C
D
C
[解析]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建立了独裁政府,华盛顿建立了一个真正的共和国。①排除。故选C。
21. 有人说:“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在当时主要指______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A
B
C
D
C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开始慢慢地联系起来,欧洲人通过新航路到达美洲、亚洲,从而使得世界开始互相影响,联系紧密。故选C。
22.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材料反映了______
A.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B.启蒙运动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C.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D.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A
B
C
D
C
[解析]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和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极度失望,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故选C。
23. 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成功的,原因在于______
A.提出了当时国家的主要任务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
B
C
D
B
[解析] 中共八大成功的原因在于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4. 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______
A.《开罗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大西洋宪章》
D.《反法西斯同盟协定》
A
B
C
D
B
[解析] 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25.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______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A
B
C
D
D
[解析]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故诜D。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900年美国军官在北京紫禁城内遛马
图二 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
材料二 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技、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摘自《中关联合公报》(1972年2月29日)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摘自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1. 材料一呈现的两幅历史画面发生在什么事件之后?
图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图二: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
2.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推动中国与美日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的主要因素。
国家政府之间的积极努力;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推动;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等。
3. 中国与美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黄梅戏
4. 材料一反映了哪种经济形态?有何特点?
材料二“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又说:“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材料三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办缫丝厂,名日“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材料四 张謇,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并创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小农经济;特点:①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②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言之有理即可)
5. 材料二与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形态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分别是手工业生产与机器生产。
6.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③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④有识之士提倡“实业救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余秋雨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7. 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封闭的大陆环境;中央集权的形成。
影响: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8. 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原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
影响: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9.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选其共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题
1
2
3
4
5
6
7
8
9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