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99.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循环系统疾病(六)-(1)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室上速时抗心律失常药不选
A.毛花苷丙(西地兰)
B.胺碘酮
C.维拉帕米(异搏定)
D.索他洛尔
E.普罗帕酮(心律平)
A
B
C
D
E
A
[解析] 毛花苷丙(西地兰)对传导组织的影响是复杂的,也可引起室上速,目前已较少应用于室上速。
2. 下列哪项最有助于区别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是
A.疼痛部位
B.疼痛性质
C.心电图变化
D.有无心率增快
E.有无发热
A
B
C
D
E
E
[解析] 目前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发现各支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病变程度。
3. 梅毒性心脏病
A.肝脏收缩期搏动
B.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C.Austin-Flint杂音
D.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E.Graham-Steell杂音
A
B
C
D
E
C
[解析] Austin-Flint杂音是功能性二尖瓣狭窄产生的心尖区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在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常可听到,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的杂音鉴别点在于该杂音不伴开瓣音和第一心音亢进。
4.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是
A.超声心动IVS:LVPW1.5:1
B.超声心动室间隔连续中断
C.超声心动出现右室前壁以及房室沟处无反射区
D.超声心动二尖瓣EF斜率下降
E.超声心动,左室径65mm
A
B
C
D
E
A
[解析] 该选项为本型心脏疾病的典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5. 能用噻嗪类降压药治疗以下高血压患者的是
A.伴心力衰竭
B.伴糖尿病
C.伴痛风
D.伴高脂血症
E.伴低血钾
A
B
C
D
E
A
[解析] 噻嗪类降压药可引起血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升高。
6. 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
A.发热
B.声音嘶哑
C.吞咽困难
D.呼吸困难
E.心前区疼痛
A
B
C
D
E
D
[解析] 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可能与支气管肺受压及肺瘀血有关。
7.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典型的体征为
A.心尖部3/6级收缩期杂音
B.梨型心
C.心腰部凹陷
D.心尖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E.水冲脉
A
B
C
D
E
B
[解析]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右室增大,呈梨型心;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触及舒张期震颤;水冲脉是周围血管征的一种表现,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 血培养细菌阳性见于
A.红斑狼疮
B.急性风湿热
C.肥厚型心肌病
D.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E.感染性心内膜炎
A
B
C
D
E
E
[解析] 确诊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指标是血培养细菌阳性。
9. 心绞痛急性发作期,可立即采用的更有效方法是
A.镇静
B.吸氧
C.含化硝酸甘油
D.含化阿司匹林
E.休息
A
B
C
D
E
E
[解析] 急性心梗最突出的症状为胸骨后剧烈的压榨性疼痛。
10.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表现为
A.窦性心动过缓、室早等心律失常
B.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相称
C.心力衰竭
D.心源性休克
E.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A
B
C
D
E
E
[解析] 病毒通过直接侵犯心肌、小血管及由免疫机制产生心肌损伤,最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11. 房颤时心电图表现是
A.窦性P波在QRS波群中
B.窦性P波无规则
C.窦性P波被f波代替
D.窦性P波仍存在
E.窦性P波在QRS波群之后
A
B
C
D
E
C
[解析] 房颤时心房除极混乱,P波消失,呈小而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
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般在
A.300~350次/分
B.200~300次/分
C.150~200次/分
D.60~100次/分
E.250~300次/分
A
B
C
D
E
C
[解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率>150~250次/分,一般在>150~200次/分,节律规则。
13. 典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为
A.休息时持续左前胸憋闷感’
B.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2~5分钟内疼痛消失
C.疼痛时心电图示ST段抬高
D.胸痛多在夜间发作
E.胸痛发作多在15分钟以上
A
B
C
D
E
B
[解析] 典型的劳累性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诱发;疼痛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2~5分钟内使之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0.1mV以上,有时出现T波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上见有关导联5T段抬高。
14. 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不包括
A.急性心肌炎
B.进食减少
C.严重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
D.输液过快
E.急性心梗
A
B
C
D
E
B
[解析] 常见急性心衰诱因包括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劳动,情绪激动,治疗不当等,进食减少不会影响心功能。
15. 鼓帆征
A.肥厚型心肌病
B.二尖瓣狭窄
C.扩张型心肌病
D.大量心包积液
E.二尖瓣脱垂
A
B
C
D
E
B
[解析] 二尖瓣狭窄时,由于前后瓣叶粘连而不能张开,受心房内血液冲击而成此特征。
16.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可传至
A.胸骨左缘和心尖部
B.心尖部
C.胸骨左缘和心底部
D.颈部和锁骨上窝
E.左腋下和肩胛下区
A
B
C
D
E
A
[解析] 沿血液反流方向而指向胸骨左缘和心尖部。
17. 男,46岁。因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数日就诊。心电图示左室肥大,Ⅱ、Ⅲ、aVL、aVF导联有病理性Q波。心导管检查示左室腔与流出道间压差>20mmHg,Brocken-brough现象阳性。诊断是
A.未定型心肌病
B.限制型心肌病
C.肥厚型心肌病
D.特异性心肌病
E.扩张型心肌病
A
B
C
D
E
C
[解析] 本题为鉴别诊断题。患者男性,46岁,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所列的各种心肌病无特异性,由于心肌肥厚可引起相对性心肌缺血,有胸痛,可能更支持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示左室肥大,Ⅱ、Ⅲ、aVL、aVF导联有病理性Q波,如果不是心肌梗死,就可能是肥厚型心肌病。进一步心导管检查发现左室腔与流出道间压差>20mmHg,就可确诊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18. 重度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瓣口面积
A.<2cm2
B.<3cm2
C.1~2cm2
D.<1cm2
E.1.0~1.5cm2
A
B
C
D
E
D
[解析] 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瓣口缩小至2cm2为轻度狭窄,缩小至1cm2为重度狭窄。
19. 该患者颈静脉怒张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右心功能不全
B.结核性心包炎
C.肺部感染
D.肾功能不全
E.肝硬化
A
B
C
D
E
A
[解析] 2.右心衰竭是二尖瓣狭窄的晚期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及心脏相应体征。
20. 一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因气急,全身水肿、肝肿大,颈静脉怒张,服用地高辛半个月后出现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除立即停用洋地黄并补充钾盐外,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A.苯妥英钠静注
B.普罗帕酮静注
C.维拉帕米
D.胺碘酮口服
E.利多卡因静注
A
B
C
D
E
A
[解析] 本题为解决问题,治疗题。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服地高辛半个月后出现室性早搏二联律,考虑洋地黄中毒,除停用洋地黄,补钾外,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虽临床习惯用利多卡因静脉点滴,但理论上以选用苯妥英钠静注最适宜。因为苯妥英钠不影响房室传导,不抵消洋地黄的强心作用。
21. 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是
A.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B.酚妥拉明
C.硝普钠
D.多巴胺
E.呱唑嗪
A
B
C
D
E
C
[解析] 硝普钠在体内迅速被还原成NO而发挥作用,可扩张动静脉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22. 房颤治疗正确的是
A.首选胺碘酮
B.首选毛花苷丙(西地兰)
C.首选升压药
D.首选地高辛
E.首选地西泮(安定)
A
B
C
D
E
B
[解析] 房颤应用毛花苷丙(西地兰)后可减慢心室率,改善心功能。
23. 风湿热可以有
A.抗“O”升高
B.病理性Q波
C.血清GOT增高
D.脾肿大
E.颜面蝶形红斑
A
B
C
D
E
A
[解析] 抗"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溶血性链球菌感染1周后,ASO即开始上升,4~6周内达高峰。风湿热患者于感染后4~6周时,80%可见ASO增高,血清GOT增高可见于克山病和心肌梗死。颜面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表现。病理性Q波常见于心梗、肥厚型心肌病,少见于病毒性心肌炎不口扩张型心肌病。
24. SAM征见于
A.扩张型心肌病
B.大量心包积液
C.二尖瓣脱垂
D.二尖瓣狭窄
E.肥厚型心肌病
A
B
C
D
E
E
[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时,由于压力阶差的存在,使得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靠近室间隔,此现象即为SAM征。
25. 女性,56岁。28年前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5年来经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咯血,半年前开始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但呼吸困难和咯血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和近半年临床表现有关的原因最可能的为
A.合并肾小球炎
B.二尖瓣狭窄程度减轻
C.二尖瓣钙化
D.合并主动脉瓣狭窄
E.出现了右心衰竭
A
B
C
D
E
E
[解析]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当出现右心衰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肺循环血量减少,左心房压下降,呼吸困难可有所减轻,发生咯血的危险性减少。
26. 抗O>800U
A.肥厚型心肌病
B.红斑狼疮
C.急性风湿热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
B
C
D
E
C
[解析] 抗"O"参考值为ASO<400U;ASO>800U提示急性风湿热。
27. 室缺的超声心动
A.超声心动IVS:LVPW1.5:1
B.超声心动出现右室前壁以及房室沟处无反射区
C.超声心动,左室径65mm
D.超声心动室间隔连续中断
E.超声心动二尖瓣EF斜率下降
A
B
C
D
E
D
[解析] 该选项为本型心脏疾病的典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28.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B.预激综合征
C.房室传导阻滞
D.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
A
B
C
D
E
D
[解析]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引起的室内传导系统缺血及损伤,引起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29. 男性,17岁。心肌炎全心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0.2Smg/d,1周后检查心电图出现洋地黄中毒,可能与洋地黄中毒有关的临床表现
A.咳嗽,咳泡沫样痰
B.腹胀
C.呼吸困难
D.黄视绿视
E.水肿,尿少
A
B
C
D
E
D
[解析] 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种心律失常。黄视绿视为典型表现,但应用地高辛时少见。
30.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抗生素时不正确的是
A.疗程长
B.以静脉给药为主
C.选用有效的抑菌剂
D.剂量足
E.早期治疗
A
B
C
D
E
C
[解析] 要点:抗生素的治疗原则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应用抗微生物治疗的原则为早期应用、大剂量、长疗程、静脉给药为主、选用敏感的杀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在病原微生物不明时,选用广谱抗生素。
31. 扩张型心肌病
A.心功能不全控制后,心脏杂音增强
B.奇脉
C.交替脉
D.使用硝酸甘油后心脏杂音增强
E.心功能不全控制后,心脏杂音减弱
A
B
C
D
E
A
[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有时可在心尖区或三尖瓣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是因相应瓣膜环扩大使相应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是功能性杂音。故在心功能不全控制后,心肌收缩力加强,使瓣膜关闭不全反而加重,故杂音增强。
32.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时
A.P-R间期≥0.21s
B.P-R间期正常
C.P-R间期<0.12s
D.P-R间期不规则
E.P-R间期>0.12s
A
B
C
D
E
E
[解析] 运动可增加心脏负担以激发心肌缺血,是一重要的临床诊断冠心病方法。
33. 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应首选
A.维拉帕米
B.地西泮(安定)
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苯妥英钠
A
B
C
D
E
D
[解析] 利多卡因为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心肌梗死出现室早时作为首选。
34. 血清病毒中和抗体>4倍
A.肥厚型心肌病
B.急性风湿热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E.红斑狼疮
A
B
C
D
E
D
[解析]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后3周间的两次血清抗体滴定度呈4倍增高,是可能,但不是肯定的病因诊断指标。
35.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
A.冠状动脉造影
B.心电图
C.X线检查
D.放射性核素
E.超声心动图
A
B
C
D
E
D
[解析] 心绞痛时为sT段变化,心肌梗死则可见特征性病理性Q波及ST段、T波变化,心电图改变为二者主要区别手段。
36.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
A.抗“O”升高
B.颜面蝶形红斑
C.病理性Q波
D.血清GOT增高
E.脾肿大
A
B
C
D
E
E
[解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持续菌血症刺激细胞和体液介导的免疫系统,可引起脾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腱鞘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脾大见于30%的病程>6周的患者。
37. 与遗传因素有关的是
A.肥厚型心肌病
B.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C.红斑狼疮
D.急性风湿热
E.感染性心内膜炎
A
B
C
D
E
A
[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常有明显家族史(约占1/3),目前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38. 男性,17岁。心肌炎全心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0.25mg/d,1周后检查心电图出现洋地黄中毒,其诊断依据可能是
A.病理性Q波
B.ST-T鱼钩样下移
C.R波降低
D.房速伴2:1传导阻滞
E.室性期前收缩
A
B
C
D
E
D
[解析] 快速型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表现。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改变不特异;A、C、E选项为病毒性心肌炎本身的心电图表现。
39. 男性,17岁。心肌炎全心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0.25mg/d,1周后检查心电图出现洋地黄中毒,最适当的治疗是
A.停地高辛,改用毛花苷丙(西地兰)静脉注射
B.停地高辛,改用苯妥英钠静脉注射
C.停地高辛,改用呋塞米(速尿)静脉注射
D.停地高辛,改用电复律
E.停地高辛,改用维拉帕米(异搏定)静脉注射
A
B
C
D
E
B
[解析] 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目口停药,单发性室早和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会自行消失;快速型心律失常者,若血钾低则补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禁用,易致室颤;有传导阻滞及缓慢型心律失常者用阿托品。
40. 慢性肺心病患者提示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体征是
A.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B.心脏向左扩大
C.双下肢水肿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
E.肝大、触痛阳性
A
B
C
D
E
A
[解析] 右心衰以体循环瘀血为表现,其中以肝颈静脉怒张为主要体征。
41. 二尖瓣脱垂
A.肝脏收缩期搏动
B.Austin-Flint杂音
C.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E.Graham-Steell杂音
A
B
C
D
E
D
[解析] 二尖瓣脱垂时可有收缩中期喀喇音,在典型的二尖瓣脱垂为随喀喇音之后的收缩晚期杂音。
42. 非同步电复律用于
A.以上均不良
B.心室颤动
C.心房颤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A
B
C
D
E
B
[解析] 非同步电复律不应用同步触发装置,可在任何时间放电,仅用于转复室颤。
43. 蛙泳征
A.扩张型心肌病
B.二尖瓣脱垂
C.肥厚型心肌病
D.大量心包积液
E.二尖瓣狭窄
A
B
C
D
E
D
[解析] 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见心脏随舒缩活动而摆动,类似于蛙泳而得名。
44. 老年心力衰竭症状力口重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
B.心肌缺血
C.室性期前收缩
D.摄入液体过多
E.呼吸道感染
A
B
C
D
E
E
[解析] 加重心力衰竭症状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
45. 男,67岁。患高血压18年,2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门诊测血压22.7/13.3kPa(170/100mmHg),心率96次/分,该患者的最佳药物选择是
A.美托洛尔
B.卡托普利
C.维拉帕米
D.吲达帕胺
E.哌唑嗪
A
B
C
D
E
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推荐β受体阻滞剂,只要无禁忌证,应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本例2年前患急性心肌梗死,门诊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次/分,最佳选择应该是美托洛尔。如果病历提供该患者心脏大,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那么应该选用ACE抑制剂卡托普利。
46. 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房性期前收缩
C.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
E.室性期前收缩
A
B
C
D
E
E
[解析] 洋地黄中毒由于心肌兴奋性过强所见的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
47. 免疫指标阳性见于
A.红斑狼疮
B.肥厚型心肌病
C.急性风湿热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
B
C
D
E
A
[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指标之一: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或抗dsDNA或抗Sm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48. 不宜用血管扩张剂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是
A.严重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
B.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心功能不全
C.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心功能不全
D.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E.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
A
B
C
D
E
C
[解析] 依赖升高的左室充盈压来维持心排血量的阻塞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不宜用血管扩张剂。
49. 急性高血压患者,下列哪种器官功能损害最为严重
A.肾脏
B.肺
C.脑
D.眼底病变
E.心脏
A
B
C
D
E
A
[解析] 急进型高血压病理上以肾与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为突出特征,对肾脏损害最为严重。
50. 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
A.超声心动出现右室前壁以及房室沟处无反射区
B.超声心动IVS:LVPW1.5:1
C.超声心动,左室径65mm
D.超声心动室间隔连续中断
E.超声心动二尖瓣EF斜率下降
A
B
C
D
E
D
[解析] 该选项为本型心脏疾病的典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一、A1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