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26. 下列有关坏账准备的计提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对所有的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期末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
c.对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应收账款均可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A B C D
C
[解析] 只对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不是对所有的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应收票据也只是对转入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而应收票据本身并不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②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
三、综合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酌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生产加工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在2002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价值1 000000元(含增值税额),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预计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
(3)2005年12月31日,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25 000元,未来5年内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356000元。
(4)2007年12月31日,假设在进行检查中发现,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产生有利影响,目前市场上该类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 450 000元,未来3年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520 000元。
(5)假设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没有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该设备一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一直为20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没有发生变更。
要求:对各年度作相关会计分录。
(1)2002年12月31日,取得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1 000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2003 12月31日,2004 12月31日分别计提折旧为
(1 000 000-200 000)元÷8=100 000元
借:制造费用 100 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3)2005年12月31日,在不考虑减值准备因素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净值为700 000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25000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356000元,所以可收回金额为356 000元。因此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344 000元(700 000元-356 000元)。
借:制造费用 100 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44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44000
(4)2006年12月31 日,计提折旧为
(356 000-200 000)元÷5=31 200元
借:制造费用 31 200
贷:累计折旧 31 200
(5)2007年12月31日,该类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450 000元,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520 000元,高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93 600元(356 000-31 200× 2),故当期不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不应将以前期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
借:制造费用 31 200
贷:累计折旧 31 200
(6)2008年、2009年,2010年3年间,每年计提折旧为31 200元(356 000元-31 200元×2-200000元)
借:制造费用 31 200
贷:累计折旧 31 200
(7)2010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预计净残值200 000元。
2. B公司于2004年1月1日以960万元(含支付的相关费用10万元)购入C公司股票 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占B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25%,B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
2004年12月31日C公司股东权益公允价值总额为3 000万元。
2004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40万元。
2005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5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
2006年1月6日B公司转让对C公司的全部投资,实得价款1 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B公司上述有关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1)2004年1月1 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2)2004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B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0万元×25%= 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3)2004年,C公司提取盈余公积,B公司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4)2005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B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00万元×25% =2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 225
贷:投资收益 225
(5)C公司2005年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25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 25
借:银行存款 25
贷:应收股利 25
(6)2006年1月6日B公司转让对C公司的全部投资。
借:银行存款 1 300
投资收益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960
(损益调整) 400
3. 2006年4月1日,建华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建造一厂房,预计于2008年12月31日建造完工。专门借款有一笔:2006年4月1日,借入3年期借款1 000 000元,年利率为9%。
一般借款也有一笔,2006年5月1日,借入2年期借款1 560000元,年利率为6%
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6月30 日,建华股份有限公司共发生以下资产支出:
(1)4月1日,支付购买物资材料及增值税进项税额合计为800 000元。
(2)5月6日,支付建造该厂房的职工工资为110000元。
(3)6月1日,将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建造该厂房,该产品的成本为600 000元,其中材料成本为5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 000元,计税价格为8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为生产这些产品所耗用的材料价款及增值税进项税额均已支付。
(4)6月31日,为本月用于该厂房建造的产品缴纳增值税51 000元。为简化计算,建华股份有限公司按月计息,并假设每月均为30天。
要求:请分月计算每月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1)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4月份累计支出800 000元,小于专门借款1 000 000元。
5月份累计支出=(800000+110 000)元=910000元,小于专门借款1 000 000元。
6月份累计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800000+110 000+600000+85000+ 51000)-1000 000]元=646000元。
(2)计算资本化率
4月份的资本化率:专门借款的利率=9%×30+360=0.75%
5月份的资本化率:0.75%
6月份的资本化率: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率=6%×30+360=0.5%
(3)计算资本化金额
1)4月份应予资本化金额=1000 000元×0.75%=7 500元
4月份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1 000000元×9%×30+360=7 500元
由于4月份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小于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所以其资本化金额为7500元。
2)5月份应予资本化的金额=1 000 000元×0.75%=7 500元
5月份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1000000元×9%×30+360+1 560000元×6%×30+360 =15 300元
由于5月份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小于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所以其资本化金额为7500元。
3)6月份的资本化金额=1000000元×0.75%+646 000元×0.5%=7 500 +3 230元 =10 730元
6月份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1 000 000元×9%×30÷360+156000元×6%×30+360 =15 300元
由于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大于资本化金额,所以其资本化金额应为10 730元。
4. 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4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2元。该股份有限公司与证券公司约定,按发行收入的1%收取佣金,从发行收入中扣除。假定收到的股款已收存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会计分录。
收到股款金额为[4000×2×(1-1%))万元=7 920万元。
股本的金额为4000万元×1=4 000万元。
资本公积的金额为(7 920-4000)万元=3 920万元。
借:银行存款 7 920
贷:股本 4 000
资本公积 3920